乳腺增生不一定會變癌!預防除了睡得早、心情好,怎麼吃也很關鍵
對於女生來說,一說到痛,一般會立馬會想起痛經——一種每月準時被「姨媽」關懷的痛。
其實,對於一部分女生來說,還有一種痛也很常見——胸痛……哦,不不不……是……乳房……痛……
乳房痛到底是不是病呢?
在乳腺科門診常會發生這樣的對話:
患者:「醫生,我乳房痛,要不要緊啊,我是不是得乳腺癌了呢?」
醫生:「考慮乳腺增生所引起或是生理性,建議觀察,不需要吃藥。」
患者:「這醫生一點都不負責,一句話就把我打發了,連葯都不開。」
哈哈,有時覺得當個醫師好難啊!
乳房痛相當一部分為生理性疼痛。
引起生理性乳痛的原因很多,比如青春期乳痛、經前乳痛、孕期乳痛、產後乳痛、流產後乳痛、性生活後乳痛等等。
另外,佩戴不合適的文胸、大量或長時間服用含雌激素的滋補品、內分泌紊亂以及壓力過大、焦慮等,也可能出現乳痛。
除了生理性乳痛外,就是真性乳腺疼痛了,大部分為乳腺增生症(醫學上也有稱「乳腺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病」等)所致。
事實上,當今城市女性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發育和退化過程失常導致的一種良性乳腺疾病,本質上是由於乳腺主質和間質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復舊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結構紊亂。
有病理專家將乳腺增生症分為囊性增生病、小葉增生、腺病、纖維硬化病等。
乳腺增生症多發生於30~50歲女性。
致病原因主要為內分泌功能紊亂。
(1)雌、孕激素比例失調,使乳腺實質增生過度和復舊不全。
(2)乳腺性激素受體的質和量異常,使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參差不齊。
大部分患者疼痛表現為與月經周期相關的周期性疼痛,亦有定位明確的非周期性疼痛。
患者自我查體可捫及乳腺顆粒狀結節、條索狀結節以及局限性或瀰漫性腺體增厚等。
腫塊一般較小,形狀不一,可隨月經周期性變化而增大、縮小或變硬、變軟。小部分患者伴乳頭溢液者,常為淡黃色、無色或乳白色漿液。
乳腺增生會癌變嗎?離乳腺癌,到底有多遠?
當然並不是所有乳房疼痛都由乳腺增生引起,那麼會不會是病理性的呢?會不會是乳腺癌所引起的呢?
以乳房疼痛為首發癥狀的乳腺癌患者不到10%。
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沒有乳房疼痛這一癥狀,乳腺癌患者大部分以「無痛性腫塊」就診,往往只有晚期乳腺癌患者才會出現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呢?
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變率為1%~5%,只有活檢證實為非典型增生時其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才會明顯增加。
但約有80%的非典型增生患者終生都不會發展成為乳腺癌。
非典型導管增生及外周型導管內乳頭狀瘤(導管內乳頭狀瘤病)為乳腺癌癌前病變。
但大家不要慌哦,只是癌前病變!不是所有癌前病變最終都會發展成乳腺癌的。但要注意定期複查。
乳腺增生的治療
對於伴隨輕至中度疼痛者以心理疏導及改變生活習慣為主;嚴重者,可予藥物治療。
目前我國主要以中藥為主。但須注意,藥物治療不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學改變,不能起到根治作用。
該病本身並無手術治療的指征,外科干預的主要目的是活檢,為了避免漏診、誤診乳腺癌。
乳房痛、乳腺增生的預防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睡眠充足(大家還記得2017諾貝爾醫學獎嗎,就是「不要熬夜」哦!)
2.現在生活壓力大,要學會減輕心理壓力,保持樂觀心態,不生氣、不發怒。
3.健康的飲食是:
忌辛燥刺激之品,忌煙酒;
宜低脂肪、低蛋白飲食。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粗糧、豆類等,平時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用雌激素餵養的雞、牛肉等;
不宜進食過多甜食、不服用可能含激素的營養品(如市面上一些蜂膠、蜂王漿、花粉等);
4. 不佩戴過緊或有隆胸效果的文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左胸疼痛,同時向左側上肢放射,更要注意是否為冠心病所致,而不可以僅僅想到乳腺增生。
定期檢查才是防治疾病的根本,即使沒有乳房痛的癥狀:
1.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行乳腺篩查(彩超聯合鉬靶);
2.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篩查(小於40歲),篩查間期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彩超及鉬靶,還可以應用磁共振(MRI)。
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
(1)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有乳腺癌家屬史,有BRCA1/ BRCA2基因突變者,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2)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
(3)既往行胸部放療者。
(編輯Anne。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汪中明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小兒推拿有「門檻」,不能隨便按!醫生:這幾類孩子可以做
※肺栓塞發作死亡率超20%!4類高危人群注意:怎樣能有效避險?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