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南寧和西寧,未必知道中國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寧」
「寧」,從字面上來說,代表著安寧、和諧。有的地方也喜歡以「寧」來命名,比如南寧、西寧,還有人們比較陌生的「東寧」、「北寧」、「中寧」。這些以「寧」來命名的地名,在歷史上多屬要塞或是邊陲,它們的名字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意願——祈求全方位的安寧和諧。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中國「五寧」城市的前世今生。
東寧
東寧,位於黑龍江省最東南部,是黑龍江省直轄、由牡丹江市代管的縣級市。
東寧市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相鄰,東與俄羅斯接壤,北與穆棱市和牡丹江市毗鄰,西與寧安市搭界。是東北亞交通樞紐,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因物產豐富,東寧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譽。
清末設治,以其地居寧古塔東部而得名。清末,中國東北部遭受沙俄的侵略,掠奪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東寧包含著清王朝希望東部邊疆安寧的一層意味。
東寧要塞——二戰的最後戰場
我們習慣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子。但是這一天並不代表所有的戰爭都結束了,仍有人尚未擺脫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為血腥的屠戮。這個喋血的地方,就是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東寧要塞。
1934年5月12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下達了"關作命第五八九號"命令,確定在東北邊境地區實施"築城工程",同年6月,就開始修築東寧要塞。
東寧要塞當時為日軍提供了軍用後勤、軍用設施和兵工廠的功能。為了準備侵蘇戰爭,日軍還在東寧要塞縱深處建立了龐大的後勤基地。
1945年8月13日20時,日軍與蘇軍在陣地上展開了肉搏戰,從山坡上的單人掩體到山頂的戰壕,到處都堆滿了雙方的屍體。日軍憑藉有利工事致使蘇軍傷亡慘重。8月15日,日軍妄圖最後一搏,將火炮轉向正在進攻的蘇軍戰車開火,而這恰恰暴露了他們的火力點,蘇軍的炮彈落在日軍陣地上,日軍傷亡慘重。
1945年8月中旬,蘇軍的其他部隊已經基本解放了中國東北,其先頭部隊也已進入朝鮮的核心地帶,只有與勝洪山要塞相對峙的這個師始終還停留在中蘇邊界。直到8月26日,蘇軍命已被關押的關東軍司令部的河野貞夫中佐前往要塞勸降。
1945年8月28日,在經過了20天的圍困後,日軍終於走出掩體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寧要塞畫上了句號。勝洪山要塞戰鬥,日本守軍共1200多人,戰死者、失蹤者達300多人,投降901人,蘇軍犧牲兵力超過一個大隊的人數。
南寧
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之名始於元朝。據記載,南寧古屬百越之地。秦統一嶺南地區,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設晉興縣,晉興縣成為南寧的第一個地名。
之後,晉興縣先後經歷了宣化縣、南晉州、邕州等地名的變革。直至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南晉州改稱邕州,為邕州都督府,這是南寧成為桂西南地區行政中心的開始,也是南寧簡稱為「邕」之始。這一「邕」字,則是取自唐《元和郡縣誌》「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的記述。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邕州改為邕州路。據《元史》記載: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上思州(今上思縣)黃勝許反元。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右江來安路(今田陽縣一帶)岑世興又起兵反元,殺死歸德州(今平果縣境內)知州。
元朝廷雖多次派重兵前往鎮壓,但都未能平定。這兩支反元隊伍日益壯大,活動範圍不斷擴展。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元英宗皇帝遣使者來邕州招安,以招諭逼使黃勝許、岑世興歸順。之後,黃勝許、岑世興先後派代表上燕京(今北京)朝貢。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九月,為慶賀南疆綏服安寧,元朝泰定皇帝頒令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從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西寧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青海省第一大城市,是該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簡稱寧,也正是取「西陲安寧」之意而得名。西寧市地處青海省東部,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會聚,扼青藏高原東方之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中國夏都」、「海藏咽喉」、「西海鎖鑰」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寧古為羌地,西漢時置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
還有另一個說法是,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築城。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西寧州,取西陲安寧之意命名,表達了北宋王朝統治者對邊疆穩定的一種期望,至此「西寧」之稱始於見史。
北寧
北寧是現在遼寧省錦州市所轄的北鎮市。北鎮歷史悠久,有著厚重的文明積澱。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據《周禮》記載,東鎮沂山,西鎮吳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種種資料顯示,北鎮正是因為這座北方鎮山而得名。
金代開始,北鎮改為廣寧,這一地名沿用至清末。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統一縣名,該地因與湖南廣寧縣重名而改稱北鎮縣。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據說,當時北鎮要成為縣級市,當地政府找到不少相關專家學者徵求起名。其中有人提出,與南寧市、西寧市相呼應,北寧市這個名字會叫得更響。而且「鎮」與「市」連在一起,怕讓人產生誤解,於是便改名北寧。
但由於當地許多老百姓在平日生活中,約定俗成,還是喜歡將之稱為北鎮。而且,北鎮鴨梨、北鎮廟等早已聞名全國,「北鎮」的知名度高於「北寧」,外地遊客來到北寧,以為北寧和北鎮是兩個地方,經常坐錯車或者走錯路。
2004年1月7日,為遵循歷史和民俗,當時的北寧市人代會123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將『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的議案。隨後,北寧市市政府正式提出更名申請。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正式更名為北鎮市。可以說,「五寧」中的北寧這一地名,如今只能是存在於歷史記載當中了。
中寧
中寧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西側,地處黃河兩岸。沙關古道,駝鈴聲聲,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中轉要衝。歷史上,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現今的中寧地區設目旬卷縣。西魏時設鳴沙縣;北宋屬西夏轄。元改鳴沙縣為鳴沙州,屬寧夏府路;明、清時屬中衛縣;1933年,析中衛縣東部置中寧縣,駐安寧堡,取中衛、安寧兩地之首字命名,故此有「中寧」一名。
說到中寧這一城市的出名之處,在於它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和正宗原產地,早在1995年時就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從劉禹錫到陸遊,從孫思邈到李時珍,從《神農本草經》、《千金翼方》到《本草綱目》、《中山藥典》,這些歷史文學資料都對中寧枸杞有過文學描述或藥理論述。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