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昨晚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塵埃落定的過程,無驚亦無喜。一切順其自然也理所應當。

去年華語電影市場表現頗佳的港片《無雙》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七個大獎,這已是博納影業第六次在香港金像獎拿下最佳影片;再來便是《紅海行動》的三個技術獎與《淪落人》新導演、男主、新人演員的三個獎,《翠絲》的兩個配角表演獎,《逆流大叔》的兩個音樂獎以及《三夫》的最佳女主角獎。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獲獎六部影片

6大熱門片正好瓜分了18個大獎,等於說入圍的18部香港電影中有三分之一拿了獎,這樣的結果倒也算不上《無雙》一家獨大。

只不過,正如獲獎的6部作品中僅2部曾在內地公映,獲提名的18部影片中有近10部未能在更廣範圍內發酵口碑,入圍最佳新導演且去年本土票房第一的港片《棟篤特工》甚至不入全年票房前十。

越發自娛自樂的金像獎,既不開放給整個華語電影,也不是香港人的本土狂歡,而更似在整個香港電影市場中佔據小份額的香港電影人的獨酌。

1

「keep rolling」是否只是願景?

頒獎禮開場,劉德華的一句「香港電影keep rolling」定下了香港電影人為自己打氣的基調。打氣的方式大概分為以下兩種。

其一,再話「當年勇」,再現「黃金年代」。

細看金像獎,幾乎回顧了香港電影的崢嶸歷程。終身成就獎給到「粵語小生」謝賢,回味的是50、60年代起飛的黃金粵語片時代;「龍虎武師」劉允40多年在100多部電影中的貢獻,側面致敬的是於70、80年代起始便廣譽世界的香港功夫片。

而《黃金兄弟》「古惑仔」幫的獻唱,是90年代港片迷的青春記憶;《特警新人類》上映二十年,四大主演(謝霆鋒、吳彥祖、馮德倫、李璨森)齊聚頒獎。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1999年 《特警新人類》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20年後 重聚

他們是新千年前後港片為華語電影世界貢獻的最後一波時代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金像獎找來本土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們串場主持,頗有著致敬與傳承的意味。可這也說明了,近十年來香港電影圈的「造星機制」是失效的,並沒有亮眼的後起之秀,再話「當年勇」中有些許無奈。

其二,不論「大片」「小片」,能鼓勵到香港電影人的就是好片。

香港電影人為自己打氣最好的方式,最直接的當然是影片。

「本土性」是他們最為看重的,《無雙》優於《紅海行動》的一個地方正在於,它是一個典型的香港故事。影片中閃現的純正「港式味道」,有著超越票房數字的、給予創作者信心的意義。

《三夫》是陳果導演繼《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後,「妓女三部曲」的最終章,是只有在香港的文化語境中才能發生的故事;《翠絲》對香港跨性別族群的關注;《淪落人》對底層外來者與沒有希望的癱瘓中年男子間關係的建立;還有《逆流大叔》中一群有著被炒危機的大叔,加入公司龍舟隊「逆流」而上的故事。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淪落人》

這些帶著香港特色的、「獨一無二」的故事講述,你可以說是小眾,是劍走偏鋒,是刻舟求劍,但這些影片的出現,無一不是對香港電影依然有其獨特存在感的明證。

香港電影在面向內地的「大片」與堅守本土的「小片」之間遊走,這種游移感或許也說明了港片未來方向上的不確定性。畢竟當前「大片」「小片」均在香港本土不受寵的狀態,是令人困惑與無奈的。

行至中年的38歲金像獎,正值自己的「困惑期」。它誕生於香港電影最鼎盛的80年代,青年期帶有千禧年後的榮光,而如今尋求困惑期的解決辦法,或許需要資深導演的回巢,也需要新導演的湧現。

2

新導演蓄力,須靠提攜與扶持

眾多資深導演回港拍純正港片,就現階段來看是幾乎不可能的。內地的廣闊市場、製作的便利給了有著視效大片野心和類型創作經驗的香港導演廣闊的舞台。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彭浩翔、郭子健、周顯揚、庄文強、游乃海獲獎作品

或許正是基於對此種狀況的提早預估,香港電影金像獎從2004年的第23屆開始設立了新晉導演獎,為本土香港電影的創造力續航。

迄今為止的16年間,彭浩翔、游乃海、郭子健、庄文強、周顯揚等導演以此獎項的鼓勵為開端,而後在兩岸電影界行走,成為繼徐克、周星馳、王家衛、杜琪峰等導演後的一代港片創作者。

他們有著共通的特徵,比如對類型片創作模式的熟稔並保有一定自我風格。庄文強懸疑片中有著精巧的反轉結構,彭浩翔喜劇的黑色荒誕和以及郭子健將非主流色彩帶入商業片。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庄文強

時隔八年,從《飛沙風中轉》拿下的新晉導演到今年問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無雙》),庄文強堪稱「金像獎系」導演中獲得認可的第二人(第一人是2011年因《打擂台》獲得最佳影片的郭子健)。

而隨著香港本土電影的快速萎縮,能給予金像獎新晉導演們的機會越來越少。2017年,曾憑藉《一念無明》拿下金像獎和金馬獎雙重新晉導演殊榮的「明日之子」黃進,新作遙遙無期。黃修平、彭秀慧等導演似乎未能持續性地保持他們的鋒芒。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與郭子健那一撥導演相比,這幾年新晉導演們的發展之路看起來更無序和散落些。筆者傾向於把現階段的困頓期看做是香港電影界的調整期。不少資深電影人在為香港電影的未來發展,儲備人才。從今年金像獎呈現出的狀況,便能窺見一二。

古天樂2014年創立的「天下一ONE COOL」公司,參與制作了《翠絲》、《逆流大叔》這兩部分別是李俊碩、陳詠燊的處女作。過往幾年,「天下一」對徐欣羨、張家輝、吳君如、吳品儒的處女作均有助力,這也是古天樂會成為黃秋生口中新一代「電影大亨」的原因之一。

另外,陳果監製《淪落人》助力陳小娟拿下了新晉導演獎。而陳小娟與李俊碩、歐文傑(《非同凡響》)、李卓斌(《G殺》)等今年有長片入選金像獎的年輕導演另有一個共通處,他們都起步於杜琪峰創始和發起的「鮮浪潮」。再往前推,《一念無明》和同年橫掃金像獎的《樹大招風》背後的年輕導演也來自於「鮮浪潮」。

「困惑期」的金像獎,路在何方?

《G殺》

14年前,杜琪峰創立「鮮浪潮」時,市面上鮮有扶持年輕導演的計劃。短片形式,政府支持,以十年為單位,「鮮浪潮」所發酵而出的影響力正在當前慢慢散開,能量的集合或許需要時間,但終會到來。

或許文牧野在領取兩岸最佳華語電影獎時所說的「我從小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基本上一半的電影知識來自於香港電影,希望香港電影越來越好」,道出了隔岸觀電影的內地影迷的心聲。

畢竟「懷舊」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未來可期才有希望。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