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解脫路上,你啟程了嗎?

濟群法師:解脫路上,你啟程了嗎?

水中仙子(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甜)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這就必須真切意識到輪迴是苦。就像一個人飽受病苦折磨之後,自然就會迫切地想要擺脫。

佛經中,就記載了不少天人在臨命終時,因為看到自己即將墮落而憂傷恐慌,痛苦不堪。這時候,天福不僅救不了他們,而且因為這種福報的對比,使即將到來的痛苦變得更加難以忍受。

在憶念重點上,下士道是觀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之苦,而中士道不僅要觀惡道是苦,進而要觀整個輪迴是苦。在我們尚未出離三界之前,即使有幸得生人天,一樣是有漏而不究竟的。

比如人道,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而天道雖然衣食無憂,縱情歡樂,但天福享盡仍會墮落。

佛經中,就記載了不少天人在臨命終時,因為看到自己即將墮落而憂傷恐慌,痛苦不堪。這時候,天福不僅救不了他們,而且因為這種福報的對比,使即將到來的痛苦變得更加難以忍受。

在《道次第》中,將輪迴諸苦歸納為六點:

一是無有決定,我們在輪迴中的身份是由業力所招感的,充滿著變化和不確定。

二是不知滿足,對慾望的追求永無滿足。

三是數數捨身,隨時可能面對生離死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

四是數數受生,隨業力在六道不斷投生,無法自主。

五是數數高下,地位忽高忽低,或生天享樂,或墮落受苦。

六是無伴之過,我們獨自來到世間,又將獨自離去,即使兒孫滿堂,也無人結伴同行。

這些,都是我們在輪迴中無法逃避的痛苦。不論現在的條件如何,地位高低,只要不曾解脫,就會潛伏在我們的生命中,無人能夠倖免。

所以,給自己做個檢查吧——知道它的存在,才能知道怎麼解決它。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一切完全放下。否則,即使暫時厭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有更好的機會來臨,又會直奔而去,開始下一輪的追逐。

我們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掛礙,相應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脫。所以,出離心的檢測標準,就是對輪迴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還有一點掛礙,就只是相似的出離心,只是疲憊後的暫時休息。

說到出離輪迴,是不是從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所要出離的不是時空,不是環境,而是產生輪迴的根源,也就是惑和業。

佛典中,將輪迴的規律總結為十二緣起,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環節。

因為無明,我們把身體當做是我,把情緒當做是我,把錯誤知見當做是我,從而不斷造業。這種業力又推動我們再去起惑,再去造業,形成一個又一個苦果。

生命就是這樣一場無始無終的輪迴遊戲,一集結束,新的一集立刻開場。惟有解脫,才能讓這場戲曲終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僅要知道敵人是誰,還要知道目標在哪裡,知道用什麼武器才能打敗對方。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辦道處。

古德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沒找到生命的本來,不懂得如何斷惑證真,實在是悲痛欲絕,如喪考妣。但大事已明後,同樣還是如喪考妣。此時雖然心地已明,仍要對付無始以來的串習,仍要處處謹慎,加功用行。

解脫路上,你,啟程了嗎?

聲明:本圖文來自「菩薩在線」,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華佛緣網是自媒體公益平台,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1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星雲大師:旅遊的意義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