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一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

俗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一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

我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生了很多經典的故事,這些故事被後人所記載下來。不僅如此,後人記載的故事還被簡化為俗語,我國歷史上的俗語不在少數,這其中有貶義的,也有讚賞的,總的來說俗語從未離開過人們的生活。

古代的歷史發展中,出現了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對後人來說,是有很大指導意義的,同時這句話的來歷源遠流長。這句俗語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說這句話是家喻戶曉的。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

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想要得到一樣東西或者是對自己有有益的事,都要去冒風險才有可能成功。如果做事不冒一點風險的話,是很難取得成功的,成功的一瞬間就會感到冒風險是值得的。那麼這句話與哪一個歷史典故有關呢?

這句話的來歷與漢朝的班超有關係,東漢漢明帝時,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希望能和鄯善國達成和好。當班超到達鄯善國後,鄯善國國王也十分友好的接見了班超。可問題出現了,當時的匈奴人也派出了使者到鄯善國。

這樣一來,漢朝與匈奴的對決就沒有停止過。匈奴人知道班超在鄯善國,於是匈奴用了卑鄙的方法,他們向鄯善國國王說盡了班超的壞話,鄯善國國王一氣之下決定不再召見班超。這樣的事情在春秋戰國時期倒是很常見。

當時的匈奴人馬要比班超多出許多,從這一點來看,班超處於劣勢。可是班超沒有害怕匈奴人,相反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匈奴人進行了反擊,在這一過程中,班超說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話。

時至今日,很多人都聽說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這後半句知道的人就是屈指可數的了。這後半句與班超沒有關係了,但是與三國時期的一位大將有關,此人就是呂蒙。

呂蒙15歲時便跟隨父親出征,這一點為呂蒙成為名將奠定了基礎。可是由於年齡的原因,呂蒙沒有立即出戰,相反呂蒙在家中學習兵法,可是最終的呂蒙沒有受到兵法的影響,他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屬於有勇無謀的武將。

呂蒙屢中敵人奸計,孫權聞說之後,便勸呂蒙每日讀書,孫權要求呂蒙多多學習知識。從此呂蒙也下定決心識字讀書,經過日復一日的堅持,最終的呂蒙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將軍。在荊州一戰中,呂蒙戰勝了蜀國名將關羽,從此一戰成名。

那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下半句就是與呂蒙有關,下一句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如果呂蒙沒有經歷失敗,恐怕不會有以後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和珅死前寫了一首絕命詩,嘉慶皇帝看了之後,淡淡的說了一句話
司馬懿去世前,提拔一個人,此人導致諸葛亮一族被滅

TAG:談古論今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