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談散文:細水長流是真情,雜亂無章是生活
談起汪曾祺此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本小說《受戒》。
《受戒》這本書自出版至今又再版了多次,幾十年過去,這本書依然被廣大讀者熱愛。它之所以被熱愛至今,就是因為汪曾祺寫的足夠真實。
汪曾祺把他所見所聞中那些美好而純凈的片段和畫面用文字剪接起來,這些小故事之間交錯組合,使這些生活片段成為比生活本身更純凈美好的一段小品,令人讀之忘倦、心曠神怡。
看過汪曾祺小說的人都會發現。作為沈從文的徒弟,汪曾祺的寫作風格卻與其師沈從文沒有一點相似之處。
他的小說與眾不同且特色鮮明。如果說沈從文更注重情節和人物的塑造,那麼汪曾祺的小說就是平平淡淡。他的小說毫無各種刻意的架構和宏大的故事背景,但那些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人物內心與情感的烘托,讓他的小說即便沒有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但依然讓讀者熱愛。
汪曾祺的寫作風格是我很喜歡的一種,從他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熱愛生活的一個人。他的文字不論是他的散文還是小說都能從平淡中挖掘出生活的快樂和美,讀來讓人感觸良多。
我喜歡散文,為此看過很多名家的散文,席慕容的唯美細膩,豐子愷的散文童真有趣,梁實秋的散文語言幽默而構思精巧。三位作家的散文都各有千秋,風格迥異,但談起散文,汪曾祺的散文不得不提。
相比起其他三位名家來說,汪曾祺的散文讓人覺得既沒有席慕容的詩意,更沒有梁實秋的好文筆,也沒有豐子愷的童真,他的散文不像是散文,雜亂而無章,他寫的就是生活。
閑來讀起汪曾祺的這本散文,看完讓我不經感慨,活著一定要會生活。這本書叫《活著多好呀》,書名讓人覺得活著這該是多麼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一種喜悅感油然而生。
汪曾祺寫過很多小說,他的小說也很出名,但相比起小說他的散文似乎被小說的光環影響。我第一次讀他的散文就被他的文風吸引住了。
一、汪曾祺談蘿蔔,腦子裡邊是美味,肚子裡邊是饞蟲
這本《活著多好呀》的開篇就以吃食為主,各種天南海北的美食應有盡有。就連汪曾祺本人都說「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
汪曾祺是個吃貨,妥妥的愛吃且會吃。你看他寫起散文,談起美食滔滔不絕,恨不得把吃過的美食統統寫出來供讀者鑒賞,以期待讀者看完口水直流。
相信他寫起散文中關於美食的內容絕對是腦子裡邊是美味,肚子裡邊是饞蟲。估計這種樂趣只有他能懂。
一個人在嘗遍自己喜歡的美食之後,還能把這些美食的口味和特性以及差別說出來這本就不易,汪曾祺這人竟然還給我們來了道大餐,把同一類型南北東西各地美食的進行對比,簡直是一道璀璨大餐。
都說會生活的人才能看到那些細小的閃光點,這點不假。汪曾祺這人很會生活,比如一個蘿蔔他都能寫的讓人咽唾沫。人有學問,他筆下的蘿蔔似乎美的讓人垂涎,就如披著一層五光十色的綵衣,讓人遐想。
書中寫到什麼日本人喜歡吃煮熟蘸醬的蘿蔔,美國的小紅蘿蔔大如元宵,皮色鮮紅可愛,吃起來淡然無味。中國的蘿蔔最好,一年到頭都有蘿蔔,哪種都好吃。
蘿蔔哪都有,但吃蘿蔔的學問還真沒有汪曾祺知道的多。這就如人言,生活處處皆學問,確實如此。汪曾祺這人,心細會觀察,真是到了一定境界。不看他這本《活著多好呀》還真不知道蘿蔔也能這麼有趣而美。
蘿蔔美不美這個我還真沒發現,估計我這麼粗心的也發現不了。反正汪曾祺是發現了,他不僅發現了蘿蔔的美還能找到豆腐的與眾不同。
二、吃豆腐的藝術,在於內心的欣賞和味蕾的刺激
我常吃過的豆腐也就那種水豆腐和千頁豆腐還有豆乾這些。我不怎麼愛吃豆腐,總感覺適合那種沒牙的老人吃。年輕人我覺得應該吃那種麻辣的又有嚼勁的東西,比如那個海筍就覺得很好吃。
談起吃豆腐的藝術,汪曾祺寫到了那種比較老的北豆腐。這種豆腐我是第一次聽說,還真是長見識。小蔥拌豆腐這應該是餐桌上很多人愛吃的一種豆腐菜,汪曾祺也喜歡。
據說四川的豆花很妙,汪曾祺還特意去嘗了一嘗。結果發現豆花只是一碗白湯,啥都沒有。汪曾祺豆花就著米飯,蘸著醬,竟然吃出了豆花的美,這不得不說他真的到哪裡都覺得美。
汪曾祺一生不僅會生活,喜歡美食,還愛交朋友。他覺得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活得很有興緻。
他一生幾十年風風雨雨,經歷過很多社會動蕩和困難,但他卻是一直在熱愛生活,從不抱怨,永遠正能量滿滿。能在文革中全身而退,這已經是一種個人的大智若愚。
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樂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也不會消沉沮喪。少了這種俗慮和抱怨,生活任何時候都覺得是一種美的享受。這種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在他的散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都說寫散文一定要有散文的美和韻味,散文是記錄真實生活所思所想的一種文體,它真實卻不乏美感。作為從古流傳至今的一種文體,散文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更是人們生活的見證。
三、散文的神韻,在於一個人生活的高度
一個人的散文可以看出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個人心境。散文的神韻是通過作者的心境高度而傳達。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寫出什麼層次的文章。
所以散文寫的好的人,一定是個人心境站在別人所不具備的高度上。只有如此,散文的神韻和內涵的深度才能打動讀者,引人深思。
汪曾祺的散文就是因為他活的簡單而通透,他看透了世間的各種表層進而返璞歸真,因此他站在了一種高度上去看這個問題,寫出他認為的生活美。
他的這種高度是脫離於生活但又融入於生活的一種高度。看他的散文你會覺的很簡單,東拉西扯,東一頭西一頭毫無邏輯可言。但他寫的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又覺得生動。
大概生活就是由無數片段組成。這些片段合起來就是生活,酸甜苦辣皆在其中,既然是平凡人,高雅的終究難接地氣,閑來讀一讀汪曾祺的散文,真是一種享受。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他甚少為了抨擊什麼、控訴什麼、引導什麼、揭露什麼而寫作。他寫作就是為了讓生活更美,發現生活的樂趣。
細水長流的是真情,雜亂無章的就是生活。生活從來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刻意營造,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平淡中活出自我,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
當我們看完這本書,你一定會和我一樣感慨,活著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