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民居建築,中華文化傳承的根本所在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飛檐雕柱。
紅漆的大門,鏤空的木窗,
斑駁的青石板,世事的不斷變遷如流水般逝去。
不同的時代,也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可這些佇立風雨中千年的建築民居,
依然記錄著歷史的呢喃。
作為當下住在冷冰冰的、千篇一律的鋼筋混凝土樓房裡的都市人,你是否羨慕古人怡然自得、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呢?抽個時間,為自己放個假,到鄉村去,到大山中去,中國各地風格迥異的民居也許就是你的答案。
白牆黛瓦,淡墨輕嵐,舊時尋常巷陌間,綠水輕舟已惘然。這是吳冠中筆下的舊時江南。
近現代以來,學者和建築師們漸漸意識到中國民居建築的珍貴价值,對民居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今年春節,一組浙江富陽東梓關農村回遷房的組圖就火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富陽場口鎮東梓關村,一個恬靜、悠閑、安然、自足的江邊小鎮,有著與城市全然不同的靜謐,隔著或墨綠或淡綠的隔離林與農田,遠遠的一片白色建築如畫卷立在其間。
中國的民居建築,是家的象徵,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根本所在。與廟堂建築作為一門顯學不同,民居在歷代都受到學者們的忽視。近現代以來,學者和建築師們漸漸意識到中國民居建築的珍貴价值,對民居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從林徽因的大著《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到王澍脫胎於徽州民居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再到都市實踐借鑒客家土樓的名作土樓公社,中國民居以其寬廣博大、精巧多姿的面貌與內涵,滋養了幾代的學者和建築師,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學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讓我們從東(皖南民居)、南(永定土樓)、西(高台民居)、北(晉中民居)、中(湘西吊腳樓)欣賞略覽。五類風格迥異的中國民居中蘊涵著包羅萬象的中國民間建築與藝術的魅力。
東?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是風格較為鮮明的漢族傳統民居建築,以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風格和淮揚風格為代表。
徽州民居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則深刻凸顯其文化過渡地帶風格特徵,與江北,皖北差異較大,今皖北皖中多模仿此類風格仿製仿古建築。
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粉牆黛瓦」是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徵,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精緻優雅的水墨畫。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也防火牆,能阻斷火災蔓延。
徽州村落在選址、布局和建築形態上,也匠心獨運,嚴格遵循周易風水理論,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精神。
南?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形式,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主要由客家人所營建。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吸收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防禦的要求,堪稱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以客家土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千百年來,大大小小的土樓以及其中賴以生存的居民們,見證了中國曆次的民族大遷徙。
著名的土樓群有初溪土樓群、田螺坑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等,其中以位於高北土樓群的承啟樓規模最為宏大,被稱為「土樓之王」。
西?高台民居
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同時又與中國其他各地迥然不同。在新疆有句話:「沒來過喀什,就等於沒來過新疆。」喀什是西域文化的集大成之地,而位於喀什市的高台民居,又是西域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東北端一處建於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是喀什展示維吾爾古代民居建築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
這裡的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輩的房上加蓋一層樓,這樣一代一代,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高台民居不受中原文化的約束,很早就帶有了現代主義建築自由靈活、粗獷豪邁的特點,是研究西域民居文化的活化石。
北?晉中民居
山西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說法。山西因歷代爭戰較少,故古建築保存得較多。
山西民居中,最華麗雄偉、具有代表性的要數平遙和祁縣。平遙古城,是晉中民居最典型的代表,位於中國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是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祁縣古城,有著2500餘年的建縣歷史,於1994年成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與另一座名城平遙相毗鄰。
祁縣民居,以喬家堡村的「喬家大院」最為著名,該建築群是清代晉商名流喬致庸的宅第。其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於民國初年建成了一座宏偉的建築群體,體現了中國北方民居質樸不失精巧、嚴謹不失雄渾、聚族而居不失錯落有致的典型風格。
中?湘西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子」,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繞樓的廊上懸掛著一排空中木柱,因而得名,是中國的苗族、壯族、土家族等居住在南方山區的少數民族的傳統干欄式民居,多見於湘西、鄂西、川黔等地。
吊腳樓是十分古老的民居建築形式,多依山就勢而建,朝向多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於一種半干欄式木質建築,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作為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吊腳樓以湘西鳳凰縣的建築聚落最為典型。
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自古以來一直是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學大師沈從文、繪畫大師黃永玉皆生長於鳳凰。
轉自鄉土人文地理
※俄羅斯的最佳出洋口在千島群島
※你知道南寧和西寧,未必知道中國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寧」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