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能造殲20發動機,為何還要重金從國外買?原因其實很簡單

中國能造殲20發動機,為何還要重金從國外買?原因其實很簡單

近日,據外國媒體報道,近年中國的航發生產能力大大進步,甚至能夠自己生產先進的戰機渦扇發動機,那麼為何中國還要重金進口俄國的AL-31F系列發動機?其實原因很簡單,中國在發動機的產能方面遇到了歷史性的難題,由於產能跟不上,所以才會去進口國外發動機,這一答案讓國人光然大悟,有軍迷表示:若不解決發動機產能問題,將影響到殲20的服役數量,解決發動機產能的問題也值得國人深思。

中國的空軍裝備在近幾十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量殲7,殲8這樣的二代機逐步向殲10,殲11,殲16,甚至是殲20這樣的高端戰機發展。但是老一代的戰機依舊沒有完全從隊伍中淘汰出去,歸咎其原因除了部隊更換戰機需要飛行員逐步適應外,飛機的"到貨"數量也是一大問題!

戰機的先進與否決定著軍隊的戰鬥力,但先進的戰機對生產條件,產品質量堪稱苛刻!生產周期相應的也會提高。航空發動機是戰機的"生命"一切性能的根基,中國的國產航空發動機起步較晚,材料和使用壽命都還有提升空間,產量也十分稀缺,例如中國自產的WS-15"峨眉"等航發就受到了產量影響,僅僅只能維持部分重點型號的生產需要,因此中國許多機型都需要從國外高價進口發動機,這一過程需要看對方的"臉色"十分影響戰機下線速度。

此外先進戰機的製造成本十分高昂。中國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已然躍居世界第二,但人口基數極大,按人均GDP計算和部分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國已經在國防支出上花銷許多,海軍正在建造新的航母,護衛艦,驅逐艦等急缺的戰艦,類似殲20這樣的新型戰機每架的採購價格估計約為6-8億元,這個價格即使是中國這樣的經濟強國也不可能短時間內一口氣裝備個幾百架的。

以中國現有的軍事實力已經足夠處理好遇到的任何軍事問題,立即快速換裝所有戰機成本上太不划算。因此採取逐步更替,有計劃的取代老飛機,顯然更能適應國情需求,科研單位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摸索改進戰機性能與發動機性能,有利於長期發展。

儘管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與生產裝備並不能完全滿足國產戰機的巨大需求,但中國依舊是世界上少數能夠自行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國家,擁有了這樣的工業基礎,相信在今後通過時間與實踐的反覆磨礪,先進飛機發動機將不再會是困擾中國航空工業的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鑒 的精彩文章:

利比亞誕生新卡扎菲,手握重兵倒向俄羅斯,北約警告無條件停火

TAG:大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