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女車主「坐引擎蓋式維權」奏效 暴露市場監管缺位!
陝西女車主賓士店維權(視頻截圖)
近日,陝西女車主坐賓士引擎蓋「哭訴維權」一事持續發酵,已引起當地監管部門關注。而維權事件的幕後,也折射出中國消費者維權不易,全靠「大鬧」?
根據公開報道,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子稱自己花66萬元人民幣購買的賓士新車還沒開出4S店門,就出現發動機漏油的情況。隨後在女子與4S店「有理有據」交涉十幾天無果情況下,無奈坐到車上「哭訴」維權。
當被人拍攝「哭訴維權」視頻並發布到社交媒體後,該事件引發媒體關注。14日,西安市場監管部門責成涉事4s店儘快退車退款,並立案調查。與此同時,賓士公司也聲稱派遣工作小組展開調查。
「放下斯文,忍辱泣訴」,是媒體給這位維權女士的標籤。當一名消費者眼見自己的權益利益被侵犯,講理不通,只得靠放下臉面「鬧」來換取關注,著實讓人感到諷刺又無奈。
「能文爭,誰願意武鬥」。可在現實中,這樣的說法似乎好聽不好使。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道:講道理等於好說話,好說話形同好欺負。在消費維權領域,尤其如此。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權益受到侵犯的消費者,由於財力、精力有限,處於弱勢地位,跟如此知名的大企業對手比起來,人單力薄。縱然大企業打著「顧客是上帝」的旗號,但當發現問題時,「上帝」手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法規,也只能面對店家的「選擇性」回應。
而消費者採取種種過激舉動,目的無非是希望引起輿論關注,形成熱點,倒逼侵權方從速解決。
事實上,這次事件之所以獲得廣泛關注,不僅在於女子的哭訴式維權,更在於事件的典型性、惡劣性引得網民紛紛在網上敘述著自己遇到「店大欺客」時的情況。
根據《2018中國乘用車客戶投訴行為研究報告》顯示,被投訴品牌中,賓士、寶馬、奧迪等豪車品牌均進入投訴數量榜單前五位。但投訴回復率僅為41%。
也正由於以上種種,民眾才忍不住質問:如果只有採取極端方式才能維權,那麼只能說明監管缺位,市場經濟法治建設還有短板。
其實,法治社會,本不應有「店大欺客」「會哭才能有奶吃」「按鬧分配」的咄咄怪事。讓欺客的「大店」們產生畏懼的,本應是法律的制裁和有效的監管,而不是民眾的公憤和輿論的關注。也只有這樣,消費者處於弱勢的狀態才會得到徹底改變。
*部分文章內容或全部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在公眾號留言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洛杉磯華人自己的公眾號:"USLANEWS"
※勇士隊主場甲骨文球館完成使命!
※特朗普欲送無證移民到「庇護城市」引爭議,白宮稱此不是首選方案!
TAG:美國華人信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