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Nature子刊:低強度超聲波可以改變大腦決策,或可用於抑鬱治療

Nature子刊:低強度超聲波可以改變大腦決策,或可用於抑鬱治療

我們常常期待「另一種可能」,比如窗外陽光明媚但是需要工作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設想是今天不工作是否會出去玩?在這裡,工作是既成事實,而出去玩則是與事實相反的思維,所以是反事實思維。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Dr Elsa Fouragnan 圖片來源:普利茅斯大學心理學院

反事實思維是一個重要的認知過程,不基於當下情況做出判斷,而是通過與之前的經驗與替代方案做比較,從而做出決定。典型狀況就是,如果替代方案可行,那麼人們可以自適應地去執行。例如,如果在工作時陽光明媚,那麼一旦工作完成,就會出去享受陽光。

但是,如果大腦前扣帶皮層中的神經元不能正常工作,那麼即使這些替代方案是最好的,我們也不會去選擇。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陷入某些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

近日,普利茅斯大學心理學院的Elsa Fouragnan博士通過對獼猴的最新研究表明,反事實思維與前扣帶皮層有因果關係,並且通過使用低強度超聲波靶向該區域的神經元(神經細胞)可以改變這些精神疾病。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

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了低強度超聲波在非侵入型、精準調節正常的大腦反事實思維及選擇更好的替代方案的功能的應用機制,同時也表明非侵入性超聲技術的安全性。

Fouragnan博士解釋了為什麼這些發現如此重要以及它對未來治療意味著什麼:「這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我們發現扣帶皮層對於幫助選擇更好的替代方案至關重要,其次因為低強度超聲波可用於精確的可逆改變大腦神經活動。」

超聲作為妊娠期的成像工具是眾所周知的,但它同樣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特別是用於安全地調節大腦活動。由超聲引起的機械振動可以刺激產生或者抑制大腦中電信號,因此可用於恢復正常的大腦功能。

Fouragnan博士說:「超聲神經刺激是一種早期的非侵入性治療技術,通過以毫米精度刺激腦組織,有可能改善數百萬精神健康患者的生活。目前,在患嚴重抑鬱症或帕金森疾病的治療中神經調節技術確實存在,但是沒有技術能在保證非侵入性的同時具有這種精確度。接下來我們將計劃開展人體試驗,這項技術的潛力非常令人興奮。」

End

參考資料:

[1] Low-intensityultrasound can chang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the brain, research shows

[2] Themacaqu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translates counterfactual choice value intoactual behavioral change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實錘!Nature子刊揭示:腸道微生物組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機制
康立明生物獲鼎暉、IDG資本3億元B輪融資,助力中國人居家腸癌早診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