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珍貴的摩崖石刻因遭雷擊,落入江水,找了八百年還是殘缺不全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件東西,讓歷朝歷代的專家和學者們找了八百多年,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找齊全。究竟是什麼樣的奇珍異寶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看看專家們尋找「寶」的艱辛歷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據史料記載,在江蘇鎮江焦山的江心島上,曾有一處臨江摩崖石刻,叫做《瘞(yì)鶴銘》。說的是古代一位書法家養的白鶴死了,然後他傷心的將其埋葬,並寫下一篇悼念文刻在石壁之上。
讓專家感到十分可惜的是,翻遍了所有的古代文獻,都沒有找到關於《瘞鶴銘》作者的蛛絲馬跡,也就無法確認這位葬鶴的書法家究竟是誰。不過根據歷朝歷代的學者們推斷,歷史上有兩個人最符合,一是王羲之,一是陶弘景。
王羲之大家都很熟悉,東晉大書法家,因為他極愛養鶴,並從鶴的姿態上獲得書法的靈感。陶弘景是江蘇南京人氏,南北朝時期的煉丹家,同時也是書法家,他曾為煉丹而飼養過大量的白鶴。
文物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瘞鶴銘》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經被毀了,而原因是一次自然災害——雷劈。因為江心島周邊空曠,島上植被又十分茂密,所以容易引起雷電災害,故而裸、露在岩壁上的《瘞鶴銘》遭了雷火之秧。
《瘞鶴銘》被雷劈之後,碎石全都掉落到江中,因此宋代學者發現《瘞鶴銘》時,就已經是零零散散的殘片了,不過根據殘片上的銘文,學者們對《瘞鶴銘》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並稱之為「大字之祖」,同時,更多有識之士也走上了尋找《瘞鶴銘》的漫長道路。
據史料記載,北宋熙寧年間,工匠們在修運河時,撈出來一塊碎石,經過當地的縣官辨認,正是《瘞鶴銘》的殘片。在南宋淳熙年間,當地縣府借著疏通運河的機會,又在江中展開了一次打撈,並撈出3塊《瘞鶴銘》的殘石。
明朝洪武年間,當地的文人與河工展開過一次打撈,但可惜一無所獲。後來到清乾隆年間,鎮江知府陳鵬年雇漁民沿著江心一直打撈了3公里,僅收穫了5塊殘片。幾百年間,古代的學者們一直都沒有停止對《瘞鶴銘》殘片的打撈,到了現代,文物專家們對打撈工作也是不敢懈怠。
1997年,鎮江博物館的文物專家們,展開過一次長達3個月之久的考古打撈,他們沿著江邊一直從上游摸到下游,長達10公里,發掘淤泥也超過1米多深,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一共找到兩塊殘石,上面刻有「欠」和「無」兩個字。
2008年,焦山碑刻博物館聯合鎮江水利局,又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打撈,並且還用到了諸多的現代科技手段,如GPS定位,超聲波勘測和潛水發掘等等。這一次雖然沒有打撈上來殘片,但是摸清楚了水下淤泥的情況,並確定了具體的打撈範圍和打撈深度,為下一次打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
2010年5月,江蘇省文物局聯合上海市救助打撈局,根據2008年的勘測數據,利用一艘自重萬噸的「勇士號」浮吊船,在江心島落石區域進行了深度打撈。在各領域專家的通力合作下,將打撈深度擴大到淤泥下10米,並對原定300米的探測範圍擴大2倍。經過半個多月的忙碌,專家這次收穫巨大,撈上來4塊巨石,每塊重量都超過800噸,然後其他的小塊石頭也有十多件。
經過八百多年的打撈,殘石上的字累計已有90多個,復原後的《瘞鶴銘》和史料中記載的原文相比,還差90多字,也就是說八百年來只找到了一半。通過專家對殘片的研究,發現 「大字之祖」的《瘞鶴銘》的碑文,神態飛動,氣勢宏逸,讓人回味無窮,難怪宋代學者曹士冕,稱其為"筆法之妙,書家冠冕",因此《瘞鶴銘》不僅佐證了古代文獻的記載,同時也有著極高的書法價值,對研究中國書法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況且它還有可能是「書聖」王羲之的真跡。
鎮江博物館的文物專家們,始終也沒有停止對《瘞鶴銘》的尋找和研究,雖然打撈的過程是艱難的,但小編相信只要一直有人在做,就總有一天可以將缺少的殘塊全都找到,這就等於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份寶貴的財富。後面附上《瘞鶴銘》的全文,供讀者們參考學習: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於華亭,甲午歲化於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裹以玄黃之巾,藏乎茲山之下,仙家無隱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陰降跡,華表留聲。西竹法理,幸丹歲辰。真唯彷彿,事亦微冥。鳴語化解,仙鶴去莘,左取曹國,右割荊門,後盪洪流,前固重局,余欲無言,爾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將進寧,爰集真侶,瘞爾作銘。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孟村李倕墓出土的公主冠毀損嚴重,專家為將其修復,用了這些絕招
※宋仁宗最喜歡「女颭」,可是司馬光卻毫不客氣地道:取締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