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季度GDP強化經濟企穩信號,短期內降准預期降溫

一季度GDP強化經濟企穩信號,短期內降准預期降溫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高於預期的6.3%,較前值6.4%持平。儘管看似數據並不十分亮眼,但細分數據(工業生產和零售數據)超過預期,實則進一步佐證了經濟企穩信號。

經濟企穩信號愈發突出

「儘管6.4%的GDP增速並不太亮眼,尤其是考慮到季度環比增速較去年四季度從1.5%放緩至1.4%,然而此次數據的確顯示了更多經濟增長動能改善的信號。」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此前已經被亮眼的PMI、信貸數據鼓舞,我們今天又看到了幾項積極數據。例如3月工業生產(IP)數據同比大幅增長8.5%,1-2月的增速僅為5.3%,增速較慢。此外,零售數據也大超市場預期,固定資產投資仍整體維持強勁。」

摩根資產亞洲首席策略師許長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業生產數據同比增8.5%,大超預期的5.9%,零售數據同比增8.7%,高於預期的8.4%。「整體而言,這確定了中國經濟增長已經觸底,增長動能和信貸數據增長將進一步持續,貿易不確定性的緩解也將提振經濟動能。」

儘管部分數據仍弱於去年同期,但已經較今年前兩個月有所改善。例如,在投資方面,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1871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在消費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

在外貿方面,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70051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1-2月份加快3.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先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GDP增長明顯好於市場預期、就業形勢整體穩定、CPI延續了溫和上漲的態勢、居民收入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從上述主要指標來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應該說是很不容易的」。

更早前公布的PMI數據和信貸數據都大超預期。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錄得50.5%,高於預期的49.6%,較2月份的49.2%明顯回升,創5個月新高。製造業PMI在連續3個月低於臨界點後重返擴張區間,反映經濟整體景氣度有所改善。

當時央行原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製造業PMI五大分項指數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訂單指數已連續兩月好轉,為51.6%,比上個月上升1個百分點,是近半年高點,表明市場需求出現改善;生產指數則大幅上升3.2個百分點至52.7%,是五大分項指數中上升幅度最大的,這與春節過後企業集中開工、製造業生產活動明顯加快有關。值得一提的是,在手訂單、進口、採購量等細分指數也全面回升。他早前就預計,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企穩,且這一時點也可能會提前。

近期貨幣寬鬆可能不會加碼

隨著經濟企穩信號的進一步釋放,各大機構認為,貨幣政策的寬鬆加碼空間可能會較早前受到一定限制。

周浩告訴記者,鑒於近期的數據,短期來看,進一步擴大貨幣寬鬆的政策空間會有限,並將繼續觀察當前的貨幣政策是否足以穩定經濟,同時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很小。

許長泰對記者稱,全年穩經濟的總基調仍不會變,但新增的刺激政策則需要進一步觀望。「今年的GDP增速目標為6%-6.5%,而最新的一季度數據已經接近了區間上沿。中國不希望繼續催生另一輪債務上升,2017年的去槓桿措施使得宏觀槓桿率穩定在一定水平。因此現在央行對降準會更有耐心,可能會運用其它更為低調的工具。」

無獨有偶,野村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也告訴記者,從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看,當前央行似乎對增長復甦更為樂觀。報告也顯示,貨幣政策寬鬆的空間比之前更為有限。「事實上經濟增長並沒有完全復甦,我們仍然維持對今年再降准150個基點的預判,但時點可能有所延後,這更可能需要基於股市的表現。如果股市上漲持續,那麼降准可能會推遲,或由更為低調的貨幣政策工具(例如MLF等)取代。」

陸挺認為,預計今年不會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但央行正呼籲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今年有望加速,央行貨幣政策執行框架可能轉向一個更以利率為基礎的機制,並強化利率傳導機制。」

4月15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4月12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19年第一季度(總第84次)例會。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上季度為「更加註重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新增表述),不搞「大水漫灌」(新增表述),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上季度為「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央行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M2同比增速為8.6%,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提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同時,M1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月末大幅提高2.6個百分點;3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大幅增加近2.9萬億元,同比多增1.3萬億元,3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達到10.7%。

盛松成對記者表示,當經濟企穩時再降准,容易推高通脹,也容易引發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降準的意義是為了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如果降准後,資金仍然留在金融市場,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反而有可能助推金融脫實向虛。」他也強調,彌補外匯占款下降並不一定要使用降准這一工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人民網:《環球時報》社及《中國汽車報》社擬合計減持不超520萬股
特大鎮改市開閘在即,浙江這個鎮有望開跑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