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先撕衣後殺嫂又當眾斗殺西門慶,是否早已跟縣令達成默契?

武松先撕衣後殺嫂又當眾斗殺西門慶,是否早已跟縣令達成默契?

武松為兄長武植報仇,先斬殺嫂子潘金蓮,又在獅子樓斗殺西門慶,看著像是知縣不肯為他伸冤報仇,所以武松才自己動手。但是仔細琢磨縣令和武松的對話,以及這二人後來的表現,怎麼看都像早已達成了默契:武松大仇得報,縣令賺得盆滿缽滿。要不然武松殺掃為什麼要先撕衣服,斗殺西門慶又為何一定要在大庭廣眾之下?

歷朝歷代的官員,除了上報自己的政績的時候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即使沒有政績也要編造出一些來,但是遇到重大問題,卻總是話裡有話,不是聰明人根本就聽不出來。

且看縣令在拒絕為大郎之死立案之後,對武松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武松,你也是個本縣都頭,不省得法度?……你那哥哥的屍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憑這兩個言語便問他殺人公事,莫非忒偏向么?你不可造次。須要自己尋思,當行即行。」這話看著好像和稀泥,但是以武松的聰明老練,豈能聽不出縣令的弦外之音:我和手下都受了錢了,打起官司來,曠日持久,誰輸誰贏還很難說,你該知道咋辦更利索(自己尋思,當行即行)!

久在江湖歷練,而且在都頭任上幹了很長時間,還去京城出過差,自然知道知縣話裡有話:吞進去的銀子是不可能吐出來的(武松進京其實就是為知縣送贓款),真要認真審問,拔出蘿蔔帶出泥,知縣面子上也不好看。

其實縣令前面說的都是廢話,最重要的就是這八個字:「自己尋思,當行即行。」武松聽懂了知縣這八個字的暗示,才決定自己動手快意恩仇。

我們看武松後面的一系列動作,尤其是斬殺潘金蓮之前,還要扯破她的衣服——以武松的性情,自然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用手撕衣服而不用刀子割,就是為了造成廝打的假象,而被撕破的衣服也可以讓縣令上報府尹作證據。武松斗殺西門慶,其實原本不用那麼費勁,但卻一定要打得天翻地覆,最後才用刀割取首級。這兩件事環環相扣,連縣令都不能不對武松暗暗稱讚:果然不愧是武都頭,聽懂了我的八字暗示,後面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但是細細想來,武松還是沒有縣令聰明。縣令暗示武松自己動手之後,其實已經早已打好腹稿,知道這件案子應該如何辦理,連現場情形都替武松設計好了:「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倒;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某,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斗殺身死。」這段判詞差點把點評水滸的金聖嘆笑趴下——武松費勁巴力審問、記錄口供,到縣令那裡成了一張廢紙,人家早就給他安排好了,就等武松拎著西門慶和潘金蓮的腦袋來自首呢。

在像模像樣地「勘察現場」之後,縣令「讀款狀與武松聽了」,聽了縣令一番話,武松全明白了:這是教給我到東平府怎麼說呀,看來我撕破潘金蓮衣服,做對了!

每當看到這段故事,筆者都不能不由衷感嘆:畢竟是縣令老奸巨猾,武松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上而不自知。

大家都知道,西門慶是個光棍兒,無妻無妾無兒無女,他被武松幹掉之後,不但他送給縣令多少金銀成了秘密,而且他的生藥鋪買賣,也會「沒收入官」,其實也就是成了縣令的囊中之物。而到了東平府,清官陳文昭當然也知道這其中的隱情,所以依樣畫葫蘆走過場:「當廳先把陽谷縣申文看了,又把各人供狀招款看過,將這一干人一一審錄一遍。」

武松已經得到縣令明示,自然按照劇本來演,這樣一來,西門慶潘金蓮白死了,最倒霉的王婆鬧了個騎著木驢遊街,然後千刀萬剮,而武松作為當事人,居然還可以在旁邊看熱鬧。

武松的遭遇,不能說冤也不能說不冤,如果縣令秉公執法,那麼武松就不會被充軍發配,但是秉公斷案對縣令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真要追究起來,被西門慶咬上一口,那他的官場生涯也就畫句號了。

有皇帝有官員的朝代,都是大盜不操矛弧。宋江吳用的心機,跟陽谷縣令比起來,簡直弱智得就像三尺頑童:暗示武松自己動手滅了西門慶之口,不但自己貪贓枉法之事一筆勾銷,而且還能把西門慶全部家產收入囊中,就連武松也不能不對縣令心懷感激。一箭三雕一舉三得,這樣的縣令,要是不升官發財才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傳說和正史中有兩棵樹,就是這兩棵樹讓劉備成了關羽張飛的大哥?
胡惟庸一案有三萬人被殺,是明史作假還是我們被歷史專家騙了?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