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張耒路過嵩山留下一首詩,前3句充分渲染,最後7個字造語新奇

張耒路過嵩山留下一首詩,前3句充分渲染,最後7個字造語新奇

一首好詩有用很多方法打動人,有些是採用各種修辭手法,令人覺得形象具體;有些是利用真摯情感去感染讀者,讀完就情系其中;有些是利用深刻的說理進行啟發,讓人回味無窮。而下面這首詩非常特別,沒有華麗的辭藻,也不見晦澀的典故,更無需精妙的論述,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話,作者卻構思巧妙,用語新奇,卻成為千古流傳的精品。

初見嵩山

宋代: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張耒是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感受,風格平易曉暢。宋元豐二年夏秋之交,張耒赴任洛陽壽安縣尉,路過嵩山留下一首詩,前3句充分渲染,最後7個字造語新奇。

張耒為人樸實,雖然他文采斐然,但並不健談。他原任臨淮主簿,在任期間兢兢業業,文牘勞形,枯燥乏味,唯有遇見佳山秀水時,悶懷才豁然開朗。這一天詩人路過嵩山,便想在此稍作停留,主要是旅途疲憊,其次也久聞嵩山的大名,早就想登山游賞,卻苦於沒有機會,如今天作之合,不可放棄這個機緣。

前兩句直抒胸臆,「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作者奔走於風塵,在困頓和疲憊中,全賴青山使他的情懷得到短暫的開豁。詩人鋪敘恰當,青山還未露面,就先給人一種親切感,引起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趣。

一句「年來鞍馬困塵埃」,飽含了多少心酸,既有宦海沉浮的艱難,也有創作的辛苦,更有各種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千言萬苦都凝聚成一個「困」字。張耒為官兩袖清風,他那微薄的俸祿本就不夠養家,後來父母、前妻相繼謝世,家境每況愈下,生活困窘。

不過張耒依然很淡泊,所以他一看見青山綠水,好像遇見了老朋友,便感到非常釋懷。多年來唯有青山與他不離不棄,迷茫時讓其豁達,抑鬱時給他歡樂,始終以亘古不變的姿態給予作者以無盡的啟迪。

第三句「日暮北風吹雨去」,這一句才剛剛要為讀者展現一幅黃昏雨後的圖景,但並未詳細描寫嵩山的具體景象,依然是一種鋪墊,等到讀者覺得已經急不可待了,最後一句終於才開始進入正題,有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感覺。

「數峰清瘦出雲來」,這一句以開闊的視野,從大處著墨,刻畫出嵩山的典型特徵。「清瘦」二字,造語新奇,既是一種擬人化的手法,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外化。雖然這首詩描寫對象是嵩山,但也是詩人的自畫像。「出雲來」三個字,既有一種靈動的感覺,也形象地描摹了詩人出淤泥而不染、渴望像白雲那般自由。

細細回味,詩人首先由宦遊的失意落筆,多年來輾轉於仕途之中,鬢髮斑白,形體消瘦。這次恰好順便來嵩山遊玩,青山嫵媚、綠水柔情,雖然生活充滿波瀾,人生也總有缺憾,但詩人沒有一句怨言,更不提一絲艱難,只用一句「數峰清瘦出雲來」,就表達出豁達的胸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林逋的一首詩,描寫了隱居生活,鶴閑臨水久,蜂懶採花疏
小和尚敲木魚而悟道,寫了一首禪詩,不僅有趣而且禪意悠遠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