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曾是袁術手下最強戰將,曹操不敢與他爭鋒?最後二人徹底決裂

此人曾是袁術手下最強戰將,曹操不敢與他爭鋒?最後二人徹底決裂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短暫的生命,多彩的人生。這十個字用在只活二十五年的孫策再合適不過。在東漢末年,孫策是難得的人才,少年英雄(曹操曾言,「猘兒,謂難與爭鋒」),不僅驍勇善戰,還有政治韜略,幾近完美之人。孫策從失怙無依無靠到平定江東六郡,從十六歲到二十五歲,頭尾十年時間,可真正開創江東一片江山卻只用了五年時間。孫策用五年的時間,做到別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才能完成的大事。

孫策雖年少,但少年老成。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孫策一點也不含糊,用現在的時髦術語來講,就是講政治。講政治可不單單是用嘴喊出來的口號,而是要用手動起來的行動,甚至要強調口號行動保持一致。強調保持一致,一來講政治就不是一個空口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牢記於心、落實於行;二來講政治不是沒有明確的內容和指向,而是要具體體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三來講政治就不是一般的一致,而是高度一致,做到聲調步調完全合拍、言行表裡完全如一。

在東漢末年割據諸侯中,孫策講政治水平可是霸佔住「頭把交椅」,足以讓父輩級別且出自四世三公之後的袁術汗顏。袁術倚有汝南袁家的祖蔭,佔有東漢富庶的淮南,仗有代表天命的玉璽,就敢冒天下大不諱,冒然稱帝,最終眾叛親離,早早退出歷史舞台。孫策袁術相比較,根本沒得比,不是一個檔次,而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甚至天堂與地獄差別。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分別記載孫策講政治的一件事,即策怒曰:「汝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問罪,豈肯反助叛賊乎!」遂作書以絕之。《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第一》:時袁術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袁術稱帝時,孫策才二十二歲,正值青春年華,絕大多數的人會礙於私人感情,做出錯誤的決定。畢竟江東孫家兩代人與袁術有著非比尋常且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其一,孫堅孫策曾是袁術帳下先鋒。

孫堅表面上是獨立的一方諸侯,實際上是接受袁術領導。要不然孫堅跨江攻擊劉表就是受袁術派遣。說白點,孫堅聽命令袁術發號施令。孫策更直接更直白:孫堅陣亡後,孫策直接投奔依附袁術,充當袁術征討四方的利劍,打祖郎征陸康,無往不利。

其二,孫策靠袁術力量平定江東。

孫策之所以平定江東,是因為自己白手起家,驍勇善戰,知人善任等等。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怕群狼。單憑孫策一人豈能打下江東一片江山。更何況孫策跨江作戰就帶走袁術一千五百兵和五百匹馬。雖說這些兵馬是孫策用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作抵押。沒有這些兵馬,孫策只能望江興嘆或一生仰袁術鼻息,充當一輩子的客將。

其三,袁術萬分欣賞孫策。

孫策雖是袁術的部下,卻倍受袁術欣賞,甚至被袁術當作兒子般對待。不然袁術怎麼會有「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慨。袁術對孫策而言,是上司是父執是恩人。然而,當袁術公然「大逆不道」時,孫策公告「大義滅親」,立即「以書責而絕之」。由此可見,孫策雖年紀輕輕的卻政治硬硬的,沒有稀里糊塗跟著袁術跑,站到忠漢之臣的對立面去。

孫策講政治,明事非,在袁術僭號稱帝這等大是大非面前,不被個人感情所苟同而是斷然拒絕,及時站對隊伍,從而成就一番偉業。

筆者按:講政治,指懂大局,識輕重,辯是非。孫策,一個少年,在面對長輩兼恩主的袁術稱帝之際,不僅不稀里糊塗跟著袁術,還明明白白地斥責袁公路大逆不道,甚至光明正大與袁仲家斷絕關係。孫策反對袁術稱帝,未必是忠於漢室,但他畢竟選擇正確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水滸此人輕功獨步天下,曾助宋江大破史文恭?江湖排名卻低得離譜
此人妄圖廢漢獻帝,曹操絕非同路?諸侯聯軍討董失敗,他難逃其咎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