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秦國真的大獲全勝嗎?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對於長平之戰來說,成為戰國時期的重要轉折點,也即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並非大獲全勝,其理由主要體現在秦軍的傷亡上。在長平之戰後,秦國名將白起就表示秦軍也付出了半數人馬傷亡的代價。也即秦國60萬大軍,有30萬人傷亡,代價同樣非常慘重。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秦國真的大獲全勝嗎?還是損失慘重呢?
一
首先,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在長平之戰後,白起向秦昭襄王表示:「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也即在長平之戰中,趙國損失了45萬的精銳士卒,但是,秦國也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代價(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前後投入了60萬的兵力)。不過,在筆者看來,在長平之戰,秦國依然是大獲全勝。究其原因,在於秦國的兩個目標,都通過長平之戰實現。在長平之戰前,秦國有兩個目標,一是佔據韓國的上黨郡,二是削弱強大的趙國。一方面,就上黨地區來說,上黨地區主要指今天的山西東南部,古潞、澤、遼、沁四州。
二
張儀曰:「上黨為天下脊。」以太行一山,千里片石,綿延崒嵂,直溯雲代,恆自西北,繚界東南,河流因之逶迤,蓋中原門限也。上黨,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東部依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為界、西部依太岳山和中條山與晉南(也稱河東)接壤,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正是因為上黨地區的重要地位,所以,秦國和趙國才因為該地區的爭奪,從而爆發了長平之戰。在長平之戰前,秦國攻打韓國,但是,韓國上黨郡的郡守卻將該地區獻給了趙國。
三
對此,秦國自然是非常生氣,於是出兵上黨地區,和趙國展開較量。而就趙國來說,也不願意錯失韓國的上黨郡。所以,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都在長平之戰中傾其所有了。而在長平之戰後,秦國順利佔據了原先韓國的上黨地區,從而實現了長平之戰的第一個目標。另一方面,就第二個目標來說,就是削弱趙國。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秦國和趙國都是後起之秀。在秦國和趙國崛起之前,是魏國率先稱霸中原,然後齊國擊敗魏國,從而稱霸天下。在五國伐齊後,魏國、齊國這兩個強國都已經衰落了,而楚國也遭到了秦國的重創。
四
最後,由此,在長平之戰前,趙國成為山東六國中唯一可以單獨抗衡秦國的諸侯國。比如閼與之戰,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在長平之戰前的閼與之戰,秦國就對趙國的國力進行了一次試探,雖然此戰被趙括的父親趙奢擊敗,但是,這也讓秦國將趙國明確為今後的主要對手。而在長平之戰中,白起之所以坑殺了45萬趙國精銳士卒,目的就是重創趙國,不給趙國喘息之機。雖然此戰秦國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代價,但是,秦國的疆域和人口遠勝於趙國,加上商鞅變法的實行,可以比趙國更快地恢復過來。比如在消滅楚國時,秦國居然又派出了60萬的大軍。總的來說,長平之戰秦國可謂大獲全勝,其實現了攻佔上黨郡和削弱趙國的目標。
文/情懷歷史
※諸葛亮死後,蜀漢還堅持了30年,靠的是魏延留下的防禦策略!
※第二位楚懷王:重新建立楚國,卻被項羽所殺!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