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晚熟的孩子,才能走得遠!(值得收藏)

晚熟的孩子,才能走得遠!(值得收藏)

晚熟的孩子,才能走得遠!(值得收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北京的徐先生在女兒出生之後,就決定不讓孩子上「啟蒙班」或「學前班」這些玩意兒,也從來不給女兒灌輸「只准第一」這樣的觀念。

快樂、輕鬆,是他給女兒設計好的童年生活。

但沒想到,現實還是給他洗腦了。

在親朋聚會或者應酬客戶時,有孩子的人總會不得不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

在聽到徐先生不給女兒報班之後,大家都覺得他是外星人:

「怎麼可以這樣?你這樣會毀了孩子……」

「起跑線上不能輸的……」

「孩子要快樂,但現在如果不給他們一些負擔,他們長大了就要受苦……」

「你是不是沒找到好老師?我給你介紹幾個……」

結果,在大家的狂轟濫炸、互相攀比的風氣下,徐先生越想越焦慮,最後還是給快要上小學的女兒報了拼音和數學班,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上課。

曾看到電視上有小孩子這樣呼籲:「大人都說不想讓我們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補習班反而會讓我們還沒跑就累倒了。」

怎麼可能不累呢?這場現代中國的「大躍進」運動,讓孩子還沒學會走,就要開始跑。跑得了也要跑,跑不了,扯著蛋也得向前跨。

2、無怪乎現在的中國社會,到處都是步履匆忙、神色慌張的年輕人。

《奇葩大會》里來了一個年輕人,心急火燎地表達著自己想要擺脫以往的「窮困」生活、入選《奇葩說》實現人生輝煌的憧憬。

他將自己去過的廉價健身房看做養雞場,和別人被迫擠在一間大床房裡是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檢點」,連高曉松都忍不住打斷他:

「我覺得你作為一個並不富有的人,你在侮辱這個階級。」

何炅評價道:「在你的表達中,我看到了一種只爭朝夕的慌亂感,你把一種特別正能量的、有抱負的緊迫感,表達成了一個哀怨的慌亂感。」

的確不錯:這個社會,還有多少年輕人像這位表演者一樣,氣急敗壞地鞭撻自己要成功、成名、「成才」,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奮鬥和追趕都透著一股辛酸,如果不能達到目的,這樣的辛酸都被轉化為命運的悲涼。

而這樣的價值觀,很多都是從小由父母、學校和社會灌輸給我們的。

晚熟的孩子,才能走得遠!(值得收藏)

3、作為學者的易中天先生很成功,而作為父親的他對孩子的教育似乎更加成功。但他的教育觀念跟大多數人的觀念有點反過來:他不像其他人一樣心急火燎地催逼孩子成長,他對女兒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女兒易海貝開始認字的時候,易中天就給女兒寫信,開始是很簡單的幾個字:貝貝,爸爸想你。

結果女兒對信件珍而重之,看了又看,念了又念,易中天後來寫的信越來越長,女兒認的字自然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她也自然地養成了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別人家的孩子,是家長抽一鞭才走一步,巴不得天天玩耍休息;

而易中天的女兒,是家長多次勸她休息,別太用功累壞了。

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孩子有沒有興趣。

女兒長大了,戀愛時易中天送了兩個字「恭喜」,失戀了易中天還是兩個字「恭喜」,即使到了適婚年齡也沒催過婚。

現今許多家長的觀念就是:學習不能落後,結婚也不能落後,連生孩子都不能落後!結果,相親催婚、催產催育,一樣不少,有時還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

不緊不慢地成長著的易海貝,人生履歷卻堪稱讓人歆羨:從小到大成績優異,在同濟大學五年年年一等獎學金,後來落戶上海,婚姻美滿,事業成功。

4、很多年以前,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

他們找了三十多個學齡前兒童做實驗,獎勵機制有兩種:一種是他們可以隨時吃棉花糖,但每次只能吃一顆;另一種是可以同時吃兩顆棉花糖,但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吃到。

小孩子們有的是迫不及待地吃掉一顆棉花糖,有的是耐心等待漫長時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別的玩具上,而後得到了吃兩顆棉花糖的獎勵。

幾十年後,心理學家對當年接受實驗的孩子們進行回訪,結果發現:當年能靜心等候長時間來獲得兩顆棉花糖的孩子,普遍都有較好的人生表現,包括更好的考試分數、良好的體魄和融入社會的積極心態。

趕著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其實培養的是渴望得到第一種獎勵的孩子,成功要來得快,越快越好,像張愛玲所說「成名要趁早,否則不痛快」。

結果,很多孩子,都被謀殺了自己對人生的感受力,變成了只認「成王敗寇」的冷漠的肉體。

如果家長能夠像易中天先生那樣,激發出孩子心裡對於美好的渴望、對於學習的興趣,很多孩子都可以變成實驗中第二種孩子:

忍耐,等待,不慌不忙,享受過程,靜候生命中最美的滋味自然流出。

晚熟的孩子,才能走得遠!(值得收藏)

5、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說:「我們當前教育往往過於急切地盼望著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一種悠閑的心態,缺少閑心。」

要培養孩子的「閑心」,莫過於堅持亞里士多德關於教育的三大原則:中庸,可能,適當。

中庸,是說教育不是為了培養超人,而只是要讓孩子成人。回歸中道,不過分高估自己,也不輕賤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一樣,都有健康活潑的未來。

可能,是說讓孩子知道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在別人瘋狂往一條道上趕的時候,看得見旁邊還有千萬條少有人走的路,而那些路,同樣平坦開闊,花香爛漫。

適當,是說小學就學小學的知識、初中就學初中的知識,而不是像大行其道的所謂「培優」、「競賽」一樣,脫離現實,讓孩子過早接受不適合心智的知識。

其實,每個父母都可以擁有龍應台那樣的心態:當她的兒子怎麼都學不會把花束好的技術,她沒有催促,沒有越俎代庖。她只是在邊上,一邊看著,一邊等著,讓孩子摸索,隨他自己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福報是:清凈無為!(深度好文)
幸福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深度好文)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