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吐蕃千里攻唐不乏糧草,蜀國百里攻魏糧草不足,原因何在?

吐蕃千里攻唐不乏糧草,蜀國百里攻魏糧草不足,原因何在?

正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後只落得個身死五丈原的下場。他答應劉備興復漢室的理想,也還是功敗垂成,讓人覺得惋惜。而與諸葛亮同樣是北伐,為何唐朝時候的吐蕃可以一直打到唐朝的都城長安呢?實在是讓人疑惑,為何天縱之才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情,吐蕃卻可以做到。

首先是糧草問題。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打仗打的不單單是將士的多寡,還有後勤問題。一萬名士兵,後面可能就要跟著五萬名農夫跟著運送糧草,所以說在古代打仗是一件舉國的大事。

而說到這裡就會有人要說了,蜀漢當時佔據著川蜀之地,那裡可是天府之國,難道還沒青藏高原產的糧食多?這句話說的對,蜀漢確實是比吐蕃產糧多很多,但是也要看能不能運出去啊。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蜀地區雖然產糧多,但是運輸卻很困難,軍隊走出去了,給養往往跟不上,而吐蕃就不一樣了。吐蕃雖然也是北伐,但是吐蕃佔據了隴右之地,隴右之地一馬平川,比起蜀道來說不要好走的太多,因此吐蕃可以調動大規模的軍隊。

而且,吐蕃因為是為了劫掠,往往走到哪裡,搶到哪裡,你說蜀國一直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它打仗敢跟吐蕃這樣明目張胆的搶嘛?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第二點,吐蕃當時的戰鬥力確實強。蜀國與魏國其實在國力上還是有差距的,之所以蜀國能夠一次次的北伐,靠的完全就是諸葛亮的個人能力,純按戰力算,蜀國是打不過魏國的。

而吐蕃地處高原,人民好勇鬥狠,全是一群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一跑下山,看到這樣一個花花世界,還不戰力大增?

最後一點,就是唐朝內亂,給了吐蕃機會。唐朝初期,唐軍一直是固守河西隴右之地,扼守住了吐蕃攻唐的出口,而且那時候的大唐國力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吐蕃也沒那麼不開眼的出來找揍。但是安史之亂之後,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吐蕃佔據了隴右河西之地,可以直接毫無阻礙的攻入大唐腹地,而安史之亂過後大唐的國力也是大大的衰弱了,因此就給了吐蕃可乘之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小記 的精彩文章:

這件書法作品歪歪斜斜,如今大放異彩,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寶

TAG:春秋小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