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慎明:數字中國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李慎明:數字中國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摘要: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及時提出數字中國建設這一重大戰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數字中國建設,必將牽一髮而動全國甚至牽動世界。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是進一步解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問題,從長遠和根本上說,中國必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數字數據生產國與需求國,這是我們特有的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們必須好好利用、充分利用。中國數字建設若在21世紀內有重大突破,將有力推動21世紀乃至22世紀中國的生命科學、海洋科學、宇宙空間科學等一系列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關鍵詞:數字中國建設 關鍵數字數據 安全與共享 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

作者:李慎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明確指出:「要加強重大創新領域戰略研判和前瞻部署,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重大創新基地和創新平台,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是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大發展理念」中位居首位「創新」理念的重大戰略部署和重大戰略行動,十分重要,亟待扎紮實實又卓有成效地把此部署落到實處。

自愛因斯坦相對論發明以來的幾乎所有創新,可以說主要是向微觀世界方向發展。這個方向,可能還要持續多年並且永遠不會停滯。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向微觀方向有重大突破的可能一是互聯網信息科學技術,二是生命科學技術。關於生命科學,筆者於2012年1月16日在《光明日報》上以一個整版的篇幅發表過《與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相併列可否設立生命科學學?》一文[1]。向宏觀世界方向突破的則極可能是太空科學。可以說,我國在太空科學探索方面,已經位於世界前列。在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可能還有個相對的中觀世界即海洋科學。人類亟需繼續向認識微觀世界、中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三個方面有較大的突破與發展。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一連提出五個強國,並且接著在黨的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數字中國」這一嶄新概念。

筆者對數字中國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相關問題談幾點很不成熟的看法。

一、數字中國與數字、數字化

什麼是數字中國?筆者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數字中國,就是互聯網和信息化的安全與發展。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都已被涵蓋在數字中國或中國數字化建設之中。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數字化的主要載體,但數字化的內涵遠比互聯網更寬泛、更廣泛。要弄清數字中國或中國數字化建設,首先需要弄清什麼是數字。數字是人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對種種事物認識認知高度抽象與概括的符號與工具。數字的簡單集合直至事物統計即數字抽象與概括的成果就是數據乃至大數據。對大數據進一步分析就是雲計算。所謂雲計算,就是企圖尋求種種數字數據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這樣才有利於及時、正確地認識正在發展變化著的客觀事物。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與信息化時代,各種數字數據浩如煙海,又可以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相連。所以說,我們也同時進入了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區塊鏈時代。數字中國建設,必將牽一髮而動全國甚至牽動世界,涉及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與發展,涉及國際、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外交、科技、教育、軍事等各個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涉及整個社會的每一個產業,涉及全社會的各個階級、階層直至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數字本身屬於自然科學,但分析數字數據則屬於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有機集合。

從一定意義上講,數字是人這一主體對外在客觀事物的統計和認知。要認知客觀事物就離不開數字數據,離不開統計,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統計是必要的輔助手段。」[2]

人工智慧能夠統計運算,並通過人們事先設定的程序以遠超於人腦的計算速度進行運算,儘管如此,它仍然僅是人的大腦和手臂的延伸。智能機器人通過人們設定的一定程序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學習」、「深度學習」,但它不能進行人類所特有的「自我革命」、「自為聯合」和「社會革命」。智能機器人在一些具體項目比如國際象棋、圍棋對弈上可以戰勝個別人甚至個別群體,但從根本上無法取代人本身。我們要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人工智慧,與此同時,也要高度警惕個別別有用心的人特別是個別國家,利用智能機器人為謀取私人、特殊集團的私利,甚至走上邪惡的道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造成極大的傷害和破壞。

二、數字中國建設極其重要和極其必要

馬克思早在140多年前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就講道:「研究必須充分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這一點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觀念地反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好像是一個先驗的結構了。」[3] 1960年3月,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的黨內指示中特彆強調:「作典型調查,使自己心中有數」。[4]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從長遠和根本上說,中國必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數字數據生產國與需求國,這是我們特有的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們必須好好利用、充分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及時提出數字中國概念,就是積極保護和充分開發這一資源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落實。

至大至誠的真理,往往是最為簡潔的。無論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的思維中,只有一個根本性規律,這就是對立統一規律。事物總是在永恆的運動中永恆發展。進入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學與技術既有聯繫,也有本質區別。科學即規律是自在,它只能是發現,而不能發明;科學不是現實的生產力,而只能是潛在的生產力,但科學可以通過現實的人轉化成為技術,即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技術是自為,是人對於客觀物質世界認識與認知後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改造;技術可以發明,是現實生產力的重要組成,是社會生產力中人這一根本要素的直接體現。現在,人類處於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夜。這次最有希望的突破方向,就是微電子、互聯網和人工智慧,可以統稱為數字化。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必將發生重大的變革,並由此帶動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技術革命。中國數字建設若在21世紀內有重大突破,將有力推動21世紀乃至22世紀中國的生命科學、海洋科學、宇宙空間科學等一系列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又高度重視互聯網安全。他特彆強調:「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5] 他又說:「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6] 他還說:「網路意識形態安全風險問題值得高度重視。網路已是當前意識形態鬥爭的最前沿。掌控網路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的主權和政權。」[7]

我們要大力推進的中國數字建設的根本目的,同樣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服務,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服務。本質上,就是同時為最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

從另一方面說,沒有數字中國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會喪失主權,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長期執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一句空話。

作為公民個人和企業主體,往往更多關注數字中國建設安全中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不受侵犯,而對國家安全卻關注、關心不夠。正因如此,國家在制定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中,必須做到頂層思維與底線思維相結合,在頂層謀劃、制度設計和技術創新等各個環節,正確處理國家安全與保護個人隱私的關係,把數字安全貫穿數字建設始終。

三、數字數據既要全面,又必須尋求能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關鍵性數字數據

數字中國,不僅要尋求中國的全面數字數據,同時需要數字各國、數字世界,這就需要世界各國和整個世界的數字數據。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化,及時甚至即時弄清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和我國的關鍵性數字、數據,顯得十分重要與迫切。

數字數據浩如煙海,但必須對數字數據進行科學篩選。如果關鍵數字數據找准了,事物的定性就比較容易,就有助於找到事物本質,解決其中的主要矛盾。否則,往往會處在五里霧中,甚至還可能被數字、數據之海淹死。

例如,現在在房地產中積澱的資金究竟有多少?住房空置率究竟是多少?又如,我國現在股市、房市中顯性和隱性外資佔比各有多少?我們是不是真正心中有數?

對國內是如此,分析國際問題也同樣。例如,我們在這裡可以運用相關數據簡要探討美國為什麼對我國和世界發動貿易戰?一是美國國內經濟已經十分困難。2008年以來,美國基礎貨幣發行量從8000多億美元增加到現在的4萬億美元。截至2018年年底,美國國債已達到21.974萬億美元。美國總債務為130多萬億美元,美國每年僅支付利息就是1萬多億美元,幾乎等於中國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這是典型的金融帝國主義國家長期積澱的根本特徵和必然結果。美國國內困難越多,其當局就越會加快步伐,採取種種手段,企圖把困難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二是中美合作共贏的中方原有的物質資源和發展方式的紅利已經相對匱乏。我國原有的物質資源主要是指土地資源、各種自然物質資源、城鄉居民存款再貸出資源、環境資源、市場資源、廉價勞動力資源等;我國原有的發展方式主要是指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型發展方式。美國立國的文化和哲學最深厚的基礎是杜威的實用主義。以上六個資源豐厚之時,外資到我國來賺錢容易,而以上六個資源相對匱乏之時,創新是我國唯一出路,當下決心創新之時,美國必然會採取新的戰略舉措。他們還會與我國在原有的合作方式下合作共贏嗎?前不久,基辛格在北京訪問期間的最後一次晚宴上說:「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了,要重新定位。」筆者個人認為,基辛格先生在這裡用婉轉的方式道出了他的真心話。此結論異常重要,不可忽視。

四、必須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中的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8] 美國等西方強國掌握著互聯網的根伺服器、晶元等最為尖端的信息技術。信息的採集、傳輸、存儲、管理以及處理和使用等諸多環節,都涉及國家安全中的重大問題。所以,一定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搞好中國數字化建設。我們所要的信息安全,並不是小安全,而是涉及國計民生、經濟社會運行、軍隊國防等方面的大安全。

正確的數字數據的產生、發布和使用,最終離不開人。而不同的人往往有著不同的目的。因此,在使用數字數據的過程中,必須對各種數字數據特別是關鍵性數字數據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鑒別。

另外,國內外一系列極其錯綜複雜的情況,決定了海量的數字數據在收集、整理、監測、評估、交換、使用等過程中,必然存在著各種複雜激烈的鬥爭。在數字中國建設的進程中,要嚴防中國的數字數據成為別有用心的人特別是個別國家謀取特定私利的窺視儀和追蹤器。

五、正確處理數字數據市場建設與數字數據共享,同時防止建設中的泡沫

數字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要設法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包括民間和外資的積極性。在數字化建設投入方面,一定要充分發揮市場這一決定性作用,但也必須更好地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和引導作用,特別是在關鍵性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國家必須是創新的主人,因為只有國家才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另外,也需要明白,中國必須搞市場經濟,但決不能搞市場社會。我們需要拓展對社會建設的認識。社會領域除了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現在多了一個網路即數字數據領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需要提供為公眾服務的共享數字數據。為了為市場及時提供大量的數字數據,不同企業經過合法註冊,可以依法收集數字數據,但是,也應儘快著手制定數字數據安全法,嚴厲禁止任何個人和企業非法採集、使用、交換數字數據等。只有這樣,才有利於保護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因此,如何健康發展數字數據市場和建立健全數字數據的定價機制很值得研究。

數字化建設要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從整體上說,數字化建設屬於全球新興的可以大有作為的第三產業,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大力發展,但也要防止中國數字化建設中泡沫的出現。

六、高度重視網路空間主權

國家主權傳統的物理空間安全主要由陸、海、空組成,但網路不能無國界。美國高度重視網路空間的國際戰略,2010年5月美軍網路司令部正式成立,2015年4月美國公布新版《網路空間國際戰略》。在這一方面,我們必須向美國學習。我國也應儘快成立網路安全軍,把網路空間安全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神聖職責,高度警惕入境和出境大數據與關鍵數字數據、信息的非正常流動,在新興的網路空間構建一道確保我國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安全的鋼鐵長城。另外,在國家安全部和國家公安部也應分別成立專門部門,按照其職責分工,分別負責網路空間其中包括意識形態方面的安全,並相互配合,為有效防止今後一段時間內國內外敵對勢力在我國製造「顏色革命」早作應對。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如果說,在前進的航程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是風平浪靜的江河,那麼,驚濤駭浪襲來之前,意識形態領域就是那起於青萍之末的風。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裡的激烈鬥爭。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又明確強調:「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推進依法治網。」應該把這一重要指示切實落到實處。國內外敵對勢力在背後直接培養、操縱甚至收買的所謂「公知」,往往以所謂學術、學者的面貌出現,特別是有的所謂著名的史學家移花接木,甚至公然編造事實、偽造歷史,攻擊黨的領袖,攻擊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在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方面大做文章,這比一般常人具有更大、更多的誘惑性、欺騙性和煽動性。國內外敵對勢力通過種種渠道和種種輿論工具,又給這些所謂學者戴上種種耀眼的桂冠,甚至把這些人抬到人們不敢、不能與之商榷的地步。對於這一狀況,行政管理部門往往一是一時難以分辨認定,二是即使對其有所察覺,但往往苦於沒有證據,只能處於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的境地。國內外敵對勢力正是利用我們行政管理與法律法規上這一間隙興風作浪。正因如此,建議必須有專門機構介入此事才好實事求是地恰當應對。另外,為確保我國網路空間安全,建議國家即著手制訂並公布數字數據安全法。

七、建議成立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及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國家海洋科學實驗室和國家太空科學實驗室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國家實驗室組建方案(試行)的通知》中提出:「在若干重大創新領域組建國家實驗室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提升我國國家創新能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短短不到兩千字的2019年新年賀詞中,就兩次提到「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字樣。中國數字化建設與網路安全、網路強國等緊密相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就涉及晶元,涉及國際互聯網,涉及國際互聯網的根伺服器,涉及5G、6G等。因此,要有全面、真實、準確的中國數字,就必須綜合創新、集群創新,在關鍵技術環節上必須具有中國技術。這一關鍵性技術設施,是買不來的,也是市場根本無法換回來的。我們要下決心獨立自主地創新,在中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中,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路徑。我們必須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堅持把創新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堅持發揮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像搞「兩彈一星一潛艇」那樣,集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通過中國數字建設,推動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和智慧社會的建設。

為著眼21世紀乃至22世紀的科技發展,在成立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的同時,還可以設立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國家海洋科學實驗室和國家太空科學實驗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是進一步解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是向微觀世界發展,國家海洋科學實驗室是向中觀世界發展,國家太空科學實驗室是向宏觀世界發展。這四大實驗室,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樣的國家實驗室,一是可以更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舉全國之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質量進行最需要的創新;二是搭建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企業作用的平台,包括國有、集體、民營、外資和軍民產業融合等,有效防止國家的分散投資,企業的盲目投資,全國的重複投資;三是這一平台上重大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創新,屬於國有即全民所有,在任何時候不受制於任何國家與任何人。國家實驗室與國家事業單位原有的科研院所的關係,主要是在規劃、經費投入和協調等方面發揮關鍵性作用,彼此沒有根本性矛盾。若這四個方面的國家實驗室到位,必將推動國家科學技術和製造業的全面發展和全面振興。

八、數字中國建設的國際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要「以強烈憂患意識警醒自己」。[9]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強國推遲多年、推遲多次不得不爆發的危機,是資本主義內在根本矛盾的總爆發。資本主義經濟正處於長周期的衰落階段,短期的一些所謂「好看」的經濟指標並不代表其已經走出危機。從根本上說,再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也走不出來。如何恰當應對?這就既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頂層思維、頂層設計,同時也要有必要的底線思維與底線準備。國際金融危機深化有可能出現各種結果。我們不僅要有思想上的準備,也必須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今後三五十年的大發展、大動蕩、大變革,極有可能以總體上和平、漸進的方式進行,但也絕不排除最後的總較量,這種較量的方式中可能也有殘酷甚至是血腥的方式。我國的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都流淌著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血液,越在困難的時候,越應該抱團取暖、眾志成城。在未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世所罕見的挑戰面前,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樣,同樣可以大有作為。

注釋:

[1]筆者的主要依據是:作為萬靈之長的人,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主體,從而創造了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這兩門科學。而人們對於認識人類自身即生命科學,從一定意義上講,僅僅是剛剛開始,且當今散見於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這兩門科學之中。建立與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相併列的生命科學學對於經濟社會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91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頁。

[4]《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頁。

[5]習近平:《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人民日報》2014年2月28日。

[6]《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20~121頁。

[7]《習近平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17頁。

[8]習近平:《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4月26日。

[9]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

原標題:數字中國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兼論建議成立國家數字科學實驗室及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國家海洋科學實驗室、國家太空科學實驗室

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9年第2期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吳傳華 李新烽:加強中非學術研究 深化中非文明互鑒——寫在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之際
「『16+1合作』現狀及前景」學術研討會在克羅埃西亞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