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親王后裔與曹雪芹是鐵哥們

英親王后裔與曹雪芹是鐵哥們

和碩英親王,清朝世襲親王。順治元年(1644年),努爾哈赤十二子阿濟格被封為親王,封號英 ,後處死,子孫降為庶人,雍正元年(1723年)以阿濟格有功,命阿濟格曾孫普照由輔國公起複世襲,一共傳了十二代十七位。

阿濟格是太祖的嫡子,也是多爾袞和多鐸的同母長兄,他的這兩位同母兄長都是大清開國的戰神。阿濟格的戰功雖不如兩位兄長,但也是有開國之功,故被封為英親王。阿濟格的封號「英」以及之前的「武英」,滿語都為「baturu」,意為「勇敢」、「英勇」。

原本擁有相當多的旗分,是一旗的旗主。但是後來屢屢犯錯,旗分不斷受到削弱,旗主之位也被同母弟多爾袞所取代。以後世的記錄來看,阿濟格行事常欠考慮,與兩位同母弟弟的關係似乎也不是特別緊密,後來又遭到大罪,故而地位遠遠不如其他開國諸王。其第二子傅勒赫一支後裔也是屢屢犯錯,在上諭中可以明顯看出,其爵位本身早應被革爵,是估計到英親王無人祭祀的問題才特恩延續的。

英親王的家族成員:

嫡妻西林覺羅氏,祜新之女

繼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炳圖郡王孔果洛之女

妾李氏,李士興之女

妾愉氏,愉春仁之女

兒子

長子 和度

次子 傅勒赫(1628—1660),愛新覺羅·阿濟格第二子,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封鎮國公,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因父罪被廢黜宗室降為庶人,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卒,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復入宗室,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追封鎮國公。天聰二年戊辰十二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繼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炳圖郡王孔果洛之女。初封鎮國公。坐奪爵,削宗籍。順治十七年庚子四月初三日申時卒,年三十三歲。十八年,諭傅勒赫無罪,復宗籍。康熙元年,追封鎮國公。嫡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和碩卓立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繼妻博爾濟吉特氏,弼漢桑噶爾塞台吉之女。子三人:長子魯克度,次子奉恩輔國公構孳,三子已革輔國公綽克都。

第三子 勞親

第四子 伯爾遜

第五子 門柱

第六子 樓親

第七子 墨爾遜

第八子 索爾科

第九子 佟塞

第十子 瑚禮

第十一子 鄂拜

第十二子 班進泰

世系

第一代—愛新覺羅·阿濟格

第二代—愛新覺羅·和度

第二代—愛新覺羅·傅勒赫

第二代—愛新覺羅·樓親

第三代—愛新覺羅·構孳

第三代—愛新覺羅·綽克都

第四代—愛新覺羅·訥延

第四代—愛新覺羅·素嚴

第四代—愛新覺羅·興綬

第四代—愛新覺羅·普照

第四代—愛新覺羅·經照

第五代—愛新覺羅·素拜

第五代—愛新覺羅·九成

第五代—愛新覺羅·亨新

第五代—愛新覺羅·璐達

第六代—愛新覺羅·謙德

第六代—愛新覺羅·順德

第六代—愛新覺羅·麟魁

第七代—愛新覺羅·華英

第七代—愛新覺羅·華德

第八代—愛新覺羅·秀平

第九代—愛新覺羅·良喆

第十代—愛新覺羅·隆煦

第十一代—愛新覺羅·存耀

英親王府邸

阿濟格的府邸在東城區東華門大街,為明代光祿寺舊址,東臨東安門北河沿,西為東安門大街。阿濟格獲罪之後,此府被收回,仍做光祿寺使用。清末改為禮器庫、新宗人府。民國年間改為孔德學校。解放後改為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東華門小學以及東華門幼兒園。

後來新的大宗綽克都一門,府邸位於西城區石老娘衚衕東部路北,府邸坐北朝南,形制散亂,有小門一座,左右廂房各三間,正殿三間,左右配房各三間,後院則是後罩房九間,格局十分小。這座府邸大概在乾隆年間九成後裔降為不入八分之後交還與宮廷。清中後期大宗順德的後裔,則住在西鐵匠衚衕。

墓地

北京八王墳是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的墓地,也是北京比較有名的一處清代王爺墳。位於今日東四環四惠橋西南側的通惠河北岸。

康熙帝在位時,開始重新重視阿濟格的開國功勛。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八王墳,有了宮門、享殿、寶頂、牆圈、馱龍碑,正墳、土墳主次分明,更有「東衙門」、「西衙門」之別,佔地一頃數十畝,規模宏大,墓主人的地位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地宮大門。據見過它的老人回憶,門後有兩道彎槽,內有兩個石球;關門時,石球順著彎槽滾至門後,大門就無法推開了。但是,辛亥革命後,王爺墳的宮門、享殿被拆除,賣作磚瓦木料,受到嚴重破壞。日偽時期,王爺墳多次被盜,「東衙門」因為埋有殉葬品,更是首當其衝。到了解放初期,八王墳已經破敗不堪。

1950年,「東衙門」地皮被財經印刷廠徵用,5年後轉給葡萄酒廠。正墳和「西衙門」則被度量衡廠(後遷走,原址建設為北京儀器廠)佔用。與廠區配套,八王墳一帶很快形成了居民區。隨著長安街向東西兩側延長,開通了八王墳到公主墳的1路汽車,八王墳被牢牢地定在了北京交通網的主幹線上,成為家喻戶曉的地名。1965年,受極左思潮影響,八王墳一度被改名為「建光東里」;1977年才恢復原名。而今的八王墳,位於長安街東沿長線上,以大望橋(立交橋)為核心,西接建國路,東啟京通快速路,南北縱貫西大望路;地鐵1號線橫穿於此,設站點「大望路」;幾十條公交線路在此設站,去往河北三河地區的930路及其支線以八王墳東為首發站;八王墳長途汽車站也是赫赫有名。這一切,都使八王墳成為京東近郊地區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進入21世紀後,SOHO現代城、藍堡國際中心等一系列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八王墳地區更成為令房地產界垂青的黃金地段,而原來歷史上曾經真正存在過的「八王墳」,卻因為早已不存在幾乎被人們遺忘了。

英親王后裔與曹雪芹是鐵哥們

敦敏、敦誠作為曹雪芹的好朋友,是大家所熟悉的。他家的支派和墓地,知道的人就較少了。敦敏、敦誠作為清宗室,是清初原封英親王阿濟格的五世孫。二人流傳下的詩作,很多是與曹雪芹交往時所作,成為研究曹雪芹和紅樓夢的重要資料。

愛新覺羅·敦敏(1729年-1796年),字子明,號懋齋,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愛新覺羅·阿濟格五世孫,理事官愛新覺羅·瑚玐長子。敦敏與弟愛新覺羅·敦誠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交好。敦敏十六歲進右翼宗學讀書,二十七歲在宗學考試中列為優等。二十八、九歲時曾協助父親在山海關管理稅務,在錦州做稅務官,不久即回北京長期閑居。三十七歲時才授右翼宗學副管,四十六歲升總管。五十四歲因病辭官。卒年不詳,約在嘉慶元年之後,近七十歲。敦敏家族雖在乾隆朝恢復了皇室宗籍,但仍處於受排斥的地位。著有《懋齋詩鈔》。

愛新覺羅·敦誠(1734--1791),字敬亭,號松堂,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之五世孫,愛新覺羅·敦敏之弟。清朝宗室、詩人。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的《曹雪芹小傳》記載,曹雪芹除了與前妻生的那個兒子早夭外,還與丫環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的後人在民國時住在北京六部口平南王尚可喜後人的家中,他的名字叫曹久恭。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蒙古對老北京城的影響
《略說大清》第十四回 報父祖之仇罕王舉兵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