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希特勒如果沒有發動對英國和蘇聯的進攻,能否坐穩歐洲大陸?

希特勒如果沒有發動對英國和蘇聯的進攻,能否坐穩歐洲大陸?

肯定不能。

拜德國二戰初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所賜,許多人因此對希特勒的戰績目眩神迷,並事後諸葛亮般的認為:如果希特勒沒有過於急躁的攻打英國和蘇聯,一心一意的整合歐洲大陸,默默種田,真正統合歐洲大陸之後,以歐洲雄厚的軍事、工業、經濟、科技潛力,德國將成為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國。

二戰元兇希特勒

咋一看,這樣的假設似乎很有道理,因為無論是對英國空襲的海獅計劃,還是發動對蘇聯進攻的巴巴羅薩計劃,德國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都是戰爭挑起者,蘇聯和英國都是無辜的受害者。那麼,如果希特勒並沒有急躁地發動對英國和蘇聯的進攻,德國能否坐穩歐洲大陸呢?

當然不能。

從1939年閃擊波蘭發動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希特勒就先後攻滅了北歐,佔領了低地三國,閃擊滅亡老牌列強法國,其後,又輕而易舉的將東歐諸國納至麾下。當時的歐洲大陸,除了最東側的蘇聯之外,幾乎都處於納粹德國的統治之下。

巔峰時期的納粹德國

坐擁大半個歐洲大陸,又擁有上千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勁的精銳部隊,此時的德國,似乎只有它欺負別人的份兒,沒有人敢挑釁德國。

但可惜的是,當了200多年世界老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和與資本主義國家格格不入、同時又野心勃勃的蘇聯,絕非許多人想像中的「小白兔」,被德國進攻固然是受害者,但絕不意味著英國和蘇聯就是無害的和平主義者。

事實上,當近在咫尺的德國崛起並整合了大半個歐洲大陸之後,無論願不願意,納粹德國都將成為英國和蘇聯最大的對手和敵人。英國和蘇聯如果想繼續保持自己列強的地位、乃至於更近一步,擊敗乃至消滅納粹德國,就將成為必然的選擇。

二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

因為,從希特勒的言行和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來看,統治整個歐洲大陸並最終成為世界霸主,才是希特勒最終的目標,而孤懸海外的英國和處於東歐、資源豐富的蘇聯,必將成為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區別只在於,德國是選擇馬上進攻,還是經過種田整合歐洲之後。

因此,面對佔據大半個歐洲大陸的納粹德國,如果英國和蘇聯坐視德國整合統治區,就相當於等待自己的滅亡。精明的蘇聯和英國自然不可能傻傻的等待。因此,即使德國沒有發動對兩國的侵略,趁德國立足未穩之際,發動對德國的進攻,牽制德國,讓德國無法有效的統合歐洲大陸,並最終擊敗和消滅德國,就將成為英國和蘇聯的共同選擇。

更何況,擁有4000多萬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老牌列強英國,和素來以貪婪著稱的沙俄繼承者,絕非熱愛和平的「純潔小白兔」。在亂世之中,牟取更多利益,擴張本國勢力範圍,必將成為他們的選擇。因此,即使希特勒沒有進攻英蘇兩國,英國和蘇聯緩過氣來之後,發動對於德國的進攻,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

更何況,遠在歐洲大陸之外,卻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已經默默發展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的態度,也必須考慮在內。對於美國來說,歐洲列強在彼此廝殺之中共同衰落,才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選擇。

因此,在希特勒佔據大半個歐洲之後,基於美國自身利益的選擇,美國絕不可能坐視希特勒默默種田,支持德國的對手,與德國繼續戰爭乃至於親自赤膊上陣,都將成為美國的選擇。

所以,歷史上,美國在德國佔據大半個歐洲大陸之後,迅速改變了自己兩邊下注、左右逢源的政策,飛速通過了規模龐大的租借計劃,開始全力支持英國和蘇聯對德國的戰爭。

二戰歐洲戰場

而很顯然,美國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如願以償的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歐洲列強也在廝殺之中損失慘重,不但讓美國成為了他們的債主,也徹底退出了世界老大的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1932年,斯大林的妻子為何突然自殺?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