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故宮多是木質建築,為何古人不擔心會失火?原來這3種應對妙招

故宮多是木質建築,為何古人不擔心會失火?原來這3種應對妙招

故宮是我國最為著名的一個旅遊景點,也是見證了我國歷史變遷的一個地方。故宮從古代1406年開始建設,1420年開始使用,到現在已經有將近600年的時間,依然保持的十分的完好。去過故宮參觀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故宮內大多都是木製建築,一不小心就容易就會造成失火,在明清兩代也多次發生火災情況,既然如此為何古人不擔心會失火?原來是有這3種應對妙招,早就有人想好了。

第一,有人巡邏。在故宮是實行二十四小時制巡邏的,每個宮都會有將士在附近巡邏,一旦發生失火,士兵能夠及時趕到救火,這能夠很大程度的降低失火帶來的傷害。畢竟故宮是皇帝和皇后以及妃子們生活的地方,士兵固守和巡邏的數量自然是十分多的。所以發生火災之後很快就得知情況,並很好的控制住場面。

第二:每個門口都會有水缸。哪怕冬天都會有人燒水和鑿冰。去過故宮參觀的遊客應該都會發現到基本上有門的地方,門前都會有金屬水缸,有些門前甚至會有好幾個水缸,這個水缸稱為「太平缸」,在古代這個水缸是裝滿水的,目的是為了在失火的時候能夠及時救火,其次還因為故宮內常年比較缺水,水缸也起到一個儲水的作用。

第三:宮內設有防火通道,且會派人添水。其實在故宮建設之初,就已經考慮到防火這個問題,設計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護城河(如今的金水河)河水引起了皇宮內,其中上述說到的大缸的水源就是護城河的河水,同時會派人及時的添水,如果做不好是會受到懲罰的,要求是24小時有足夠水源,在冬季結冰時,還有太監負責燒水,防止結冰了。

故宮在防火上有著十分充足的準備,但在歷史上故宮失火的次數還是十分之多的,有數據統計出從明朝到現在故宮已經失過100多次火,造成失火的原因也大多是不慎被人員失火引起,以及雷雨天氣引起火災。所幸的是大多數失火所造成的損失並不大。其中就是得於有以上這三個準備,才不會蔓延成為大面積的破壞了。

相信現在大家都知道為何故宮裡大多都是木質建築,古人卻不擔心失火的原因了。各位網友們,你們認為這3個方法能夠很好的面對故宮的失火嗎?你覺得還有什麼方法?留下評論分享下你的看法給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山河 的精彩文章:

故宮在古代是怎麼防火?靠門口這種「神器」,可惜被八國聯軍破壞
窮到「用黃金換吃」的非洲國家:外國人拿罐頭就能換,太賺錢了

TAG:走遍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