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前教育的「石泉樣板」

學前教育的「石泉樣板」

自實施「十三五」規劃以來,陝西省石泉縣按照強基礎、促改革、提四率、出效益的思路,始終把加快普及學前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的多元化辦園體制不斷完善,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初具雛形,城鄉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始終位居全市前列,在安康市乃至陝西省為貧困山區發展學前教育提供了「石泉樣板」。

調研摸底明思路。學前教育一直是石泉縣的短板,作為地方財政年收入有限的山區貧困縣,要在短期內實現學前教育普及十分困難,特別是實現公辦幼兒園的全覆蓋幾乎是不可能的。面對這一現狀,石泉縣組織人力對全縣學前教育進行深入調研,經過反覆論證,提出了加快推進「以公辦為主導、以公建民營和民辦公助為補充、公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改革,通過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多種形式擴大資源供給,逐步構建起縣有示範園、鎮有中心園、村(社區)設幼兒班的學前教育服務網路,探索出一條山區貧困縣普及學前教育的新路子。

創新模式保供給。要實現公辦幼兒園的全覆蓋,僅僅依靠省市獎補資金和本級財政性投入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的。為此,石泉縣在「建機制」上做足文章,採取多種形式擴充學前教育資源。石泉縣提出了「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兩種辦園模式,「公建民營」即政府提供辦園場地和園舍,舉辦者投資保教設備,自主聘用教職工並自主管理。這一辦園模式的實施有效引入了民間資本,極大緩解了幼兒園教師無編製和財政供養負擔過大問題。「民辦公助」即舉辦者投資場地和園舍、自主聘用教職工並自主管理,政府給予一定扶持獎補資金。這一辦園模式有效解決了幼兒園投入過大、政府現有財力無法一次性承擔的問題。自2013年春季開始,在全縣全面實行了學前三年免費教育。自2017年春季起,進一步在全縣所有在園適齡兒童中全面推行學前教育零收費政策,為高質量普及學前教育提供了物質保障。

狠抓師資提質量。針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偏低的現狀,石泉縣先後邀請省內知名幼教專家開展專題培訓、學術講座,每年選派幼兒園舉辦人、園長和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全覆蓋開展縣域內幼兒教師素質提升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和園本研修等方式,全縣幼兒教師專業水平明顯提升。同時,在教師編製十分緊缺的情況下,石泉縣堅持通過統招、特崗方式為幼兒園補充教師,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度,強化學校、家長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師德師風評價體系,使全縣幼兒教師愛崗敬業精神不斷增強,保教素質不斷提升。

分類評估強監管。石泉縣出台了《幼兒園分類評估獎補暫行辦法》和實施細則,評估指標涵蓋安全管理、辦園條件、師資隊伍、衛生保健、保教質量等關鍵點,每學期在對各幼兒園開展一次隨機常規檢查的基礎上,再開展一次集中評估考核,將評估考核結果與幼兒園獎補資金實行硬掛鉤,充分發揮獎補資金在規範幼兒園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各幼兒園遵循學前教育「以遊戲活動為主,寓教於樂」的保教方針,根據幼兒身心和年齡特點,積極開發適合幼兒的遊戲活動,實現了「每天不低於2小時戶外遊戲活動」的保教目標。

(作者單位系陝西省石泉縣教科體局)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7日第1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旱地冰球教練員培訓北京站舉行
播下「心」的種子 收穫「愛」的芬芳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