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內或能實現人腦雲技術

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內或能實現人腦雲技術

科學家說,人類可能已經站到了生物學與先進技術大融合時代的門前,門後面是思想和知識直接與雲技術連通的未來科技——或許令人難以置信的未來只不過就是區區幾十年之後。


在一篇探索所謂的「人類大腦/雲界面」的新論文中,科學家們描述了這樣的未來系統可能的技術基礎,以及科幻夢想成為現實之前我們需要跨越的障礙。


加利福尼亞分子製造研究所的資深作者和納米技術研究員Robert Freitas Jr領導的團隊提出,納米機器人領域即將取得突破,使大腦/雲界面(B/CI)可能成為可能。

納米機器人——規格小於人類頭髮寬度的極小機器——以各種方式造福人類和地球,其中某類納米機器人還可以實現B/CI技術:神經元機器人。


Freitas說:「微型機器人順著人體循環系統,穿過血腦屏障,並精確抵達腦細胞。然後,他們將腦中的電化學信息編碼無線傳輸到基於雲的超級計算機網路,以進行實時的腦狀態監測和數據提取。」


聽起來實在是……太Matrix,太賽博朋克了。但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並不意味著它只是腦洞幻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已經在走在路上了。


僅僅幾十年前,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互聯網根本就不存在。經過此後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現在大部分的生活都與網路息息相關。

無論好壞(希望是好),理論中B/CI媒介是互聯網的究極進化,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但已經非常接近了。


去年,科學家公布了一項名為BrainNet的三向腦連接實驗,實驗中三名參與者通過分享感覺和想法,甚至可以連通雲端來協作完成遊戲任務。


雖然聽起來令人興奮,但是上面的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相當原始,不過它們為更為高級的B/CI願景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納米技術科學家Nuno Martins說,腦連接技術——支持者來自像Ray Kurzweil這樣的未來主義者和像Elon Musk(以及他的神經科技創業公司)這樣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有朝一日可能會徹底改變人類的社會形態並填平不同文化間鴻溝。


那麼B/CI科技烏托邦將在什麼時候出現?研究人員也不能肯定,但在他們的論文中預測可能是「未來幾十年後」。

也許最大的技術障礙是找出將神經納米機器人與人類大腦組織安全整合的方法,並使微型系統能夠將超級計算機生成和傳遞的大量數據傳輸到我們的灰質中,而不會產生瓶頸效應。


「挑戰不僅來自全球數據傳輸的帶寬限制,」Martins說,「而且還有人造神經元和腦神經元之間數據交換的速度。」


總而言之,我們距離實現這個瘋狂的技術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個未來既刺激又令人害怕。


具體報告可見於《神經科學前沿》。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烏龜交配的聲音為何會成為《權游》的關鍵聲效
蟲子與昆蟲有什麼區別?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