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得了名媛,下得了鄉野,在混沌亂世中活成人間四月天
在民國時期,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出身名門,卻從小飽嘗人情冷暖,外表文弱,卻內心堅強,為了理想敢於以命相搏。
她就是一身傲骨,百轉柔腸的林徽因。
在她的生命中,徐志摩用詩人的生命來愛她,梁思成用熨貼的溫柔呵護她,金岳霖用克制的深情守護她。
而她卻用理智和智慧,平衡了感情與生活,活得通透洒脫,成為永久的四月天。
以夢為馬,不負昭華
林徽因在西子湖畔長大,心思細膩而敏感。
在林徽因的心中,童年的色彩是灰色調,她常常坐在門口的石墩上,看著那堵高高的灰白牆發獃,牆的那邊,是父親和弟弟們的歡聲笑語。
她五歲誦讀詩書,六歲就能用文言文給父親寫信,八歲進西式小學,十二歲進英國教會舉辦的女子中學讀書。
在與父親的信件往來中,她的才華漸漸被父親認可,父親決定在去歐洲演講時帶上她,幫她擴展胸懷和眼界。
父親愛外交,每天家裡都會有客人來會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林徽因則充當父親的秘書和翻譯,接待了很多中外精英。
也正是這次歐洲之行,讓林徽因看到世界之大,受房東女建築師的影響,產生了對建築的興趣,確立了未來事業的志向。
回國後,她建議梁思成跟她一起挖掘古建築的價值,當她談起歐洲大陸那些「凝固的音樂」和「石頭的史詩」,讓梁思成也讚嘆不已。
她的見解給了梁思成啟發,兩人決定,一起到美國學習建築,多年以後,當他們站在講台,培養中國第一代建築人才的時候,梁思成告訴朋友,他最初的選擇是因為林徽因。
在林徽因的心中,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學業和未來的事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們一起考取了賓尼法尼亞大學,因為學校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拐了個彎,報了賓大的美術系,並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
林徽因沒有學過美術,但她刻苦勤奮,悟性極高,很快,她的設計就得到老師的認可。一年後,林徽因擔任建築系教授助理,打破了賓大不招女生的傳統。
在林徽因身上,體現出堅定執著的品質,她用勤奮、堅強的意志,完成對夢想的追求。
志同道合,比翼雙飛
第一次去歐洲時,給林徽因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建築,還有康橋。
在康橋河畔,她遇到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那是徐志摩對她的一往情深,在異國他鄉,徐志摩炙熱的愛,讓林徽因感到激動。
但當她發現徐志摩已有婚室時,內心充滿了矛盾,她想到母親落寞的生活,不願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毅然收緊內心的情感,轉身離開了。
多年後,她在回憶這段情感時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這一句話對眾多迷失在愛情中的姑娘來說,可謂是醍醐灌頂。能在深情的愛意里保持冷靜的思考與選擇,多麼難能可貴。
回到北京的林徽因,遇到了青梅竹馬長大的梁思成,他倆一起讀書,一起探討對理想的追求,在精神的交融中,他倆的心越走越近。
在一次意外中,梁思成被汽車撞倒,右腿摔傷嚴重,林徽因不顧男女有別的世俗眼光,請假一周,守在他床邊,給他喂飯、換洗、翻身,陪他聊天解悶。
患難見真情,林徽因用實際行動表示,愛情不只是風花雪月,還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共同的愛好和志向讓他們走到一起,他倆在婚後,遍訪歐洲最有名的古建築,吸取歐洲建築物的精華,整理成圖片和資料,帶回了祖國,成為東北大學第一任建築系的教授。
當時在國內,建築學還是新興學科,沒有合適的教材,林徽因和梁思成就把所學知識,分成繪畫、設計、建築學、美學等學科,傳授給學生。
林徽因注重培養學生對建築的興趣,在課餘,經常跟學生聊歐洲之行的見聞,幫學生擴展視野,感受到建築的魅力。
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他們成立了建築事務所,對外承接建築設計的大小事物,把案例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代建築人才。
林徽因對愛情的追求是志同道合。精神上的獨立,讓她不曾附庸於男人。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林徽因不僅個人才華橫溢,更懂得把知識與別人分享,在家中的客廳,她經常邀請文學界的才子來舉辦沙龍,一起探討對時事的見解。
在客廳,林徽因是絕對的主角,她的才華吸引了金岳霖的傾慕,金岳霖是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也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信任的朋友。
金岳霖送給她一副對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林徽因對讚譽並不領情,她說:「什麼美人不美人,好像一個女子沒有什麼可做似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
林徽因從來不只是民國時期臨水照花人,她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師,是兼作家與詩人於一身的傑出學者。
人們對她的崇拜也好,誤解也罷,不過是因為她恰好是女子,又恰好長得美而已。
為躲避戰亂,林徽因來到四川李庄暫居,生活中沒有電和自來水,經濟緊張,林徽因白天挑水做飯,晚上在菜籽油燈下,給孩子們縫補衣服和舊鞋。
即便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林徽因與梁思成依然寫下十一萬字的《中國建築史》,為了編寫這部書,患病的林徽因甚至通宵不眠。
很多人在提起林徽因時,將注意力放在她的情感上,卻很少人駐足於她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她給中國建築做出的貢獻。
林徽因的美來自她的內心,在她身上,你能感受到鐵骨錚錚的的氣概,能看到她為追求理想,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毅力。
她可以穿上錦衣華服,也可以穿著打補丁的粗布旗袍;
她可以快樂地吃牛排,也可以吃摻雜沙子的石墨麵條;
她可以在北京四合院高談闊論,也可以躺在荒野不知名的寺廟裡,欣賞內部建築結構。
深入了解林徽因的生活,你會發現,她的詩意生活,是建立在以利他為目的,超乎尋常的努力之上。
憂患意識,活成人間四月天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對建築事業的狂熱,是因為她看到了中國古建築的危機,建築是濃縮的歷史,可在戰亂年代,沒有人看到它的價值。
梁從誡曾說過:「我母親愛文學,但只是業餘愛好,然而對古建築,一開始就是當作近乎神聖的事業來獻身。」
林徽因早年患肺病,經常咳嗽不止,但她依舊陪梁思成翻山越嶺尋訪古建築,勘定建築的年份,揣摩它的結構並計算尺寸。
新中國成立後,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為保北京古城面貌,反對拆城牆和城樓的錯誤主張,提出大膽設想,修建圍繞古城的城牆公園,可惜未被採納。
在保護文物的會議上,林徽因已重病在身,但她依然用沙啞的聲音說:「你們把真古董拆了,將來要懊悔的,即使把她恢復起來,充其量也是假古董。」
為了保護古建築,林徽因甚至絕食抗爭,她明白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她依然要用螳臂當車的精神,來呼籲大家提高對古建築的重視。
在林徽因生命的最後幾年,她做了三件大事: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設計,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浮雕圖案,挽救了瀕臨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林徽因是那樣潔凈,任憑世事萬象叢生,她的內心始終山明水秀,守住最初的執念。
世間曾有林徽因,一身傲骨,百轉柔腸,她是民國名媛的典範,又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
她用智慧的雙眼看透生命的本質,美麗的外表稍縱即逝,找到美的意義才永久流傳。
林徽因的一生是傳奇的,她的才情、追求和對建築的貢獻,讓她活成了永久的四月天。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見不得別人好,暴露了你的教養
※女明星自曝被害慘:原生家庭的爛牌,該怎麼打成王炸?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