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郎神說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聽調和聽宣的區別是什麼?

二郎神說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聽調和聽宣的區別是什麼?

楊戩長大後,練就一身本領,斧劈桃山,救出母親,又有彈打鳳凰、力誅八怪、梅山結義的傳奇經歷,加之玉帝對他心有虧欠,便封他為「英烈昭惠顯聖仁佑王」。

然而,二郎神對玉帝並無好感,且心高性傲,不願依附於天庭,更不喜天庭的條條框框,便下界去灌江口居住,平時不與天庭往來。若玉帝正式下旨讓他去辦事,他還是會去。因此就有了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說法。

聽調:名義上諸侯要聽皇帝的,但實際上並沒有,可以幫你打仗,幫你訓練兵卒,服役什麼的都行,你讓我打誰我打誰。

聽宣:看皇帝的洗腦過程,不過聽宣這種情況在王朝末年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最有名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各地諸侯基本上沒人鳥漢獻帝的命令,而近代中華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也是如此,名義上都是中華民國軍人,實際上總統有沒有都一樣。就是個名義。

楊戩立功後,玉帝立即封賞,而且獎勵不菲——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

而獻策建議楊戩討賊的觀音、扔了鐲子砸倒猴子的老君,都沒有獲得任何賞賜;李靖、哪吒及十萬天兵忙了好幾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連杯御酒都沒得吃,俸祿也沒加。

可見,玉帝和楊戩彼此之間,其實舅甥情誼重得很,聽調不聽宣只是裝給外人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臭臭愛唱歌 的精彩文章:

慈禧出逃時向喬家借十萬,為何喬家只要了4個字?說出來你別不信

TAG:臭臭愛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