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國科研人員運用大數據預測肺癌淋巴結轉移

我國科研人員運用大數據預測肺癌淋巴結轉移

新華社南京4月17日電(記者 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與上海長征醫院合作,運用大數據分析,新近研發出一種可以比較精確地預測肺癌淋巴結轉移的評估模型。在300多例癌症患者身上的試驗顯示,該評估模型的預測精度甚至高於臨床醫生。

此次,研究人員將大數據技術與醫學影像結合,從影像中提取信息進行深層分析。合作組選取了占肺癌患者數量80%以上的非小細胞肺癌為研究對象,總計對366名癌症患者的CT影像資料進行分析。

參與此次研究的蘇州醫工所研究員高欣介紹,傳統的腫瘤影像評估大多隻關注腫瘤區域,而新模型最大的創新之處,是把腫瘤周邊的影像特徵也納入其中。腫瘤周圍環境分泌大量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誘導缺氧和血管生成,在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中起著重要作用,綜合腫瘤和瘤周影像特徵,能進一步提高預測的準確度和科學性。

研究組介紹,針對366名肺癌患者進行的試驗顯示,腫瘤周邊區域的影像特徵可以用來預測早期肺癌的淋巴結轉移。綜合腫瘤和腫瘤周邊區域影像特徵建立的新模型,預測準確率達到82.5%。將大數據評估與醫生的判斷相結合構建「人機結合」模型,預測準確率又進一步提升至85%以上。

「這項研究不僅可以用來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的淋巴結轉移,還可以應用到多種其他類型癌症上。大數據與醫生診斷結合得到的預測準確率高,也說明『人機結合』很可能是未來臨床工作發展的新趨勢。」高欣說。

相關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歐洲放射學》上。

(來源: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國家航天局首次聘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嫦娥六號、首次火星探測正組織開展,嫦娥五號年底發射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