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變得「怕輸」,跟父母有多大關係?

孩子變得「怕輸」,跟父母有多大關係?

文:魚爸

1

最近一位媽媽來信說孩子讀小學後就變得很怕輸。

班上競選班幹部,他怕選不上,所以不敢去。

同學們都騎自行車,他怕騎得慢,所以不想練。

就算在家裡跟爸爸下棋,哄著他下兩盤,有時輸了把棋盤都掀掉了。

跟他講道理,只會委屈地哭著。

她說自己一直沒有去打擊孩子,反而經常表揚他。

希望能保護好他的自信心。

但是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在乎輸贏?

其實,這不是個別的情況。

如今,很多的孩子都輸不起。

什麼都要爭一個第一。在遊戲或比賽中輸了,就大哭大鬧,特別失落,甚至會拒絕參加其他活動!

於是父母們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培養孩子的信心。

孩子因為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在遊戲或比賽中,總害怕輸,希望通過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來獲取「安全感」;我們都有經驗,越是害怕的事情,反而越會發生。過度的在乎會影響發揮,最後結果不好,就選擇自卑地逃避。

其實,怕輸是一種正常心理,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父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從容面對遇到的挫折。

有些時候,還不是因為孩子怕輸的心理造成的。

而是父母的誇獎造成的。

2

也許你越誇孩子聰明,他越不自信。

為什麼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這跟孩子從小被眾星捧月式地誇讚分不開。

你常常會看到一家人圍著孩子說:

「真聰明!」

「寶寶是最厲害的!」

「你是最棒的!」

孩子們得到了鼓勵,樂滋滋的。

一旦沒有被誇,就會不高興。

特別是老人,小孫兒都是寶貝,不能打罵,得好好哄著。

你這樣的誇讚也會讓孩子上癮。

他們開始變得做什麼都要接受誇讚一番才行。

你不誇我,我就不做。

你不誇我,就是不愛我。

那這個孩子去了學校,去了外邊,肯定不會受歡迎。

因為沒有人會像家裡人那樣誇讚他啊!

當你罵他,哪怕你說他不是,他都覺得天塌下來一樣。

在90年代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C. Dweck的研究表明:從小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表現出強烈的與他人競爭的意識。同時,他們也更容易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接受任何挑戰。原因是孩子們因害怕失敗了,別人會懷疑自己不聰明。所以選擇不嘗試。

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3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輸」得起?

我覺得父母的方法和態度才是關鍵:

能夠接納孩子的錯誤和缺點,並且能夠正確地給予孩子回應和鼓勵。

比如孩子沒做好,可以跟他一起分析:「這次為什麼沒有做好?」「下次應該怎樣更好地準備?」總結經驗,商量解決的辦法,以便下次吸取經驗教訓。孩子也會自信很多。

平時要積極關注孩子,肯定孩子。

看到他的優點,讚賞他好的行為,也接納孩子的不足。

當他內心強大了,就會慢慢承受得住。

孩子都需要一個他人認同,他們會通過周邊的人來獲取感覺。

這種感覺跟自己對自己的感覺不同。

也許會有出入,孩子會去比較。

最後,他們會形成一個自我。

我是優秀的,是受歡迎的呢,還是失敗的,是令人討厭的呢?

而父母的評價非常重要。

所以我常常會在兒子表現優秀的時候,給他肯定,告訴他:你剛剛表達地非常好,你用的這些詞語都很好呢。我就覺得你的口才很好,加油吧。

你知道有的小朋友讀書超級厲害,有的小朋友跳遠非常厲害,而有的小朋友呢,擅長畫畫,或者跳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你只要把自己擅長的事做好。

當其他小朋友做好的時候,你要給他們鼓掌,他們也會給你鼓掌的。

因為你們都很棒,對不對!

每次小傢伙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當兒子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厲害的地方,而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時,下次遇到輸的情況,還真的有很大的改變。

父母給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會成為守護孩子內心的強大動力。

4

另外孩子怕輸,跟父母打的那些標籤有很大關係。

有時,父母因為孩子的一些情緒,比如愛哭,就在內心給孩子貼一個「軟弱愛哭「的標籤。

一旦內心對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感知,那就會影響父母的態度。

很多父母會選擇」推一把「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夠強大一點。

有一次在公園看到幾個孩子比賽跳遠,一個孩子輸了幾次之後,在一旁大哭起來,父母就覺得很惱火,過去訓道:「為什麼你就不行了。不行就已經夠丟臉了,還只知道哭」。

這樣的責備只會讓孩子感到惶恐,甚至在內心也產生父母那樣的看法:我真的不行,我就是一個軟弱的愛哭鬼。

這時候,孩子的自信就被慢慢摧毀。

所以當孩子媽跟我說「最近他怎麼總是愛哭,輸了也哭,不合心意也哭,為什麼其他的孩子沒這樣呢?」

我就會跟他說,「他只是在情緒管理上有點小問題,沒關係啊。他身上的問題,很多孩子都遇到過,你不要焦慮。」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多面體,總是有些地方在成長的過程中還不夠好。

但這不就是成長的意義嗎?

讓孩子認識到真正的自己,接納真實的自己,包括缺點和不足,是為人父母需要給孩子上的一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閱讀是被這些東西毀掉的,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家長請忍住!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