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生而不凡,死亦偉大,在困境中明悟大道,成就聖人之名!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此世人常常稱其為陽明先生,他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有著千古完人的稱號!更是有著這500年來出了一個半聖人,其中半個是曾國潘,另一個是王陽明的誇張說法。
1472年,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出身於官宦家庭的王陽明自然受到了極好的教育,據說,他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分娩,他的祖母在他出生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王陽明甚至到了5歲都不會說話,儼然一副傻子的模樣,然而,不會說話並不影響他的傳奇,當時,他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但是其父親很是擔心,請來了僧人為其做法,隨即改名為「守仁」。
他在十三歲時,就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他認為,比起參加科舉,謀個官職,不如一心一意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由於當時瓦剌將英宗抓走,這讓王陽明立下決心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隨後,由於遭人妒忌,王陽明連續三次進士考試沒有中狀元,但是他絲毫不懊惱,與人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這一番話讓人看出王陽明的與眾不同,那不僅僅是在才華上的出眾,他給人更多的是一種超脫的境界,為此,在為官被貶後,他來到貴州龍場,在這個當時還未開化的地區,王陽明認識到新的思想領悟。
在這個被貶官的困難時期,王陽明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即聖人之道是為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這一次領悟被稱為「龍場悟道」,王陽明在這裡領悟了屬於他的聖人之道,後來,他的才能被人發掘,王陽明開始進入軍隊帶兵打仗,立下了赫赫戰功,並在明世宗即位後,在受邀在稷山書院講學,偶來又在紹興建了陽明書院,而他的「王學」也開始在當時的社會流傳開來。
最終,他在一次平亂得勝,凱旋而歸的途中,因肺病加重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並於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西省大余縣境內,在去世的時候,他的弟子詢問他的遺言,他只是說了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便閉上了眼睛。
王陽明的死訊傳出,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而明朝皇帝也給其追封了諸多的頭銜,以紀念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而對於王陽明來說,那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不正是道出了他一生的道嗎?作為一位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道心,他提出的「致良知」,雖然不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需求,但在今天看來,已然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應該擁有的普遍心態。
唯有尋找心中的良知,遵循內心的理,秉持「知行合一」的行為方式,讓自己心存良知,一心光明,方可為真知,這時候,又何須與他人多言?
※朱元璋死時要求嬪妃全都要殉葬,為何唯獨張美人一人免遭一死?
※身為文臣的李善長為何能壓徐達一頭,被朱元璋評為開國第一功臣?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