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張衡以後,誰製造了中國第二台地震儀?

張衡以後,誰製造了中國第二台地震儀?

東漢時期張衡製造了中國第一台候風地動儀,雖然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震儀,但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人員稱,其設計原理與現代地震儀有相似之處。1800多年後的1943年,一位名叫李善邦的人,在抗戰時期物資極端匱乏的重慶製成了地震儀,這是中國人製造的第二台地震儀。

李善邦研究地震的生涯始自上海徐家匯地震觀測台。1920年震級8.5級的海原大地震後,時任北洋政府地質調查所所長的翁文灝希望設立地震台站,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教育家葉企孫先生向翁文灝推薦了他在東南大學的學生李善邦,到上海徐家匯外國人辦的地震台學習。

初到徐家匯地震台的李善邦過得並不愉快。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到,地震台的負責人龍相齊認為「中國人研究不了地震」,他便只好到圖書館自學。學到有疑問處主動請教,龍相齊最初是用考校的口吻難為李善邦,後來發現中國人並非研究不了地震。

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李善邦之子李建榮告訴記者,龍相齊後來和李善邦成了亦師亦友、關係很好的朋友。李善邦之後出國學習,龍相齊的推薦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善邦之子李建榮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

1938年,李善邦隨地質調查所輾轉來到重慶,其苦心經營的鷲峰地震台和購自國外的地震儀卻因戰火而損毀。因為戰亂,再進口地震儀器已沒有可能,李善邦及其助手秦馨菱等人決定:自行研製。

李建榮說,那時的研製環境極其艱苦。工具只有車床、小台鑽各一台,工人只有師徒二人。因為電廠電力不夠支配,車床沒電轉不起來,就用手搖;沒有飛輪,則請石匠打一個石頭輪子當飛輪用。這樣做出的零件精度難以達到要求,不合要求的還得不斷修改,費時頗多。李善邦經常親自跑到舊貨攤,選些廢品改成配件。試製樣機時,甚至連鞋油盒,鐵皮罐也用上了。

傳說李約瑟1942年來中國時見到戰亂環境下仍潛心研究地震的李善邦,極為讚賞,希望回國後給他們寄些營養品。李善邦說營養品就算了,製造地震儀急需一根彈簧,能否從國外寄來。李建榮接受採訪時澄清,見李約瑟是有的,但寄彈簧的故事多半是訛傳。對當時的情形,李善邦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李約瑟來華,辦中英文化合作館,曾數度來北碚參觀余手制之地震儀。當余告以余如何苦難做成,彼甚感動,又見余之地震儀甚為敏感,更表示難能可貴,曾做文章在Nature上為余吹噓。」

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李善邦等人終於1943年夏基本完成了一台機械記錄式水平向地震儀,並開始試記。李建榮說,自己整理父親日記時,看到那幾年的日記中反覆提到地震儀運行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1943年6月22日清晨,記到成都附近的一次地震。這是繼公元132年張衡發明地動儀後中國人自己製成的第一台地震儀。其恩師翁文灝字詠霓,為紀念他首創我國近代地震學的功績,李善邦為儀器定名為「霓式地震儀」,亦稱I式。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適應大規模國民經濟建設的要求,必須建立一定數量的地震台。李善邦等人在霓式地震儀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研發了 51 型地震儀並投入量產,短短几年間建成了太原、臨汾、大同、包頭、西安、蘭州、西寧、武威、銀川、玉門、張掖、天水、渲關、佛子嶺、官廳、陝縣、禹門口、長春、大連、哈爾濱、綏化等一批地震台網,為新中國的地震觀測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父親的地震研究生涯,李建榮說父親最大的工作特質是玩命。在他的記憶中,父親身體一向很不好,更在戰亂中堅持科研工作。這種工作態度和精神,如今在地震局的科研工作者中常常能感受到。他向記者提到,自己剛參加過一次地震局的會議,發現很多老科學家是在沒有國家資金支持下進行研究工作,完全出於對科研事業的使命感。用他們的話說,「地震局無錢無權,卻有天大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都挺好》帶熱「蘇家老宅」,有遊客半夜敲門打卡,居民:可怕!
福彩「碩鼠」受賄585萬元,還導致國家損失1.6億元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