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如《四體書冊》,美不勝收!
鄧石如《四體書冊》之《擇故山濱水地行草書冊》,嘉慶二年(1797)。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擇故山濱水地。環籬值荊棘。間栽以竹。(入竹)餘丈。植芙蓉三百六十。入芙蓉(餘)二丈。環以梅。入梅餘三丈。重籬。外植芋粟果實。內重植梅。結屋。前茅後瓦。入閣。名尊經。藏古今書。左塾。訓子。右道院。迎寶(客)。進聲二。寢一。讀書一。治葯一。後舍二。一儲酒穀。列農具山具。一安僕役。庖湢稱是。童一。婢一。園丁二。前鶴屋。養鶴隻。後犬十二足。驢四蹄。牛四角。客至具蔬食酒核。暇則讀書。課農圃事。毋苦吟,安此天年。
山家清事。嘉慶二年秋七月望日。完白山人鄧石如。書於京江江深草閣。
鄧石如《世慮全消隸書四幅屏》,118×59.2cm。安徽省博物館藏。
釋文:世慮全消,見幾點落花,聞數聲啼鳥;塵緣割斷,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風。見源禪友屬書,頑伯鄧石如。
鄧石如(1743-1805),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清代書法金石學家和文壇泰斗、經學宿儒,鄧派的創始人。懷寧(今屬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慶諱,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於寒門,9歲時讀過1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糊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
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鄧石如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人推為清代第一。生性廉潔,成名後以書法篆刻自給。喜好遊歷名山勝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遊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石如出生寒士之門,祖輩的「潛德不耀」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以及驁岸不馴的性格對他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之功。20歲左右即開始了一生的遊歷生涯,浪跡江湖,到處尋師訪友。他的一生,伴隨著刻苦自勵,傾注藝術的全部生活內容幾乎就是「交遊」二字。不求聞達,不慕榮華,不為外物所動,不入仕途,始終保持布衣本色,這完全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遙」人生。人推為清代第一。生性廉潔,成名後以書法篆刻自給。喜好遊歷名山勝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遊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一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己說:「我少時末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這樣一位讀書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全靠艱定不移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刻苦的鍛煉。他十七歲後,就開始以書刻自給。三十歲後,通過友人介紹,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三兄弟等友人,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為此起早貪黑,朝夕不輟為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基礎。所以,當時人評他的四體書法為清代第一人。
鄧石如時代,正值皖、浙兩派稱霸印壇之時,但他絕不滿足於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己雄厚和書法為基礎,做到「書從印出,印從書出」,打破了漢印中隸化篆刻的傳統程式,首創在篆刻中採用小篆和碑額的文字,拓寬了篆刻取資範圍,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己剛健婀娜的風格,巍然崛起於當時的印壇,可說與皖、浙兩派形成鼎足之勢。鄧石如的雄風一直影響到同時期的包世臣、吳讓之、趙之謙、吳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位傑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傳極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譜》、《鄧石如印存》等。
丨關注後每天第一時間閱讀精彩書畫內容丨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