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假如劉禪沒有選擇投降,蜀國會怎麼樣?三個因素告訴你

假如劉禪沒有選擇投降,蜀國會怎麼樣?三個因素告訴你

假如劉禪選擇強硬抵抗,蜀國會怎麼樣?三個因素告訴你

劉禪選擇投降,並非由於性格軟弱,而是巨大的實力差距讓他看透了形勢。即使劉禪不投降,蜀國也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

三國鼎立能夠形成,源於漢末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的高度發展。它們擁有莊園經濟,經濟上自給自足,具備獨立發展的條件。

我們可以從古代社會最重要的實力標準——「領土」和「人口」來認識三個國家的實力差距。

一、魏國佔據當時農業最為發達的華北地區,有87郡及12州。曹操以及後世統治者,都注重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招募流民,生產得到恢復。史載「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資食有儲,而無水害」。

農業的復甦帶動了商業的繁榮,曾被董卓付之一炬的東漢故都洛陽,到公元240年時已成為「其民四方混居,多權門富家,商賈胡貊,全國四方會利之所聚」。是三國中統治面積最大、農業最發達、軍事最強盛的國度。

二、東漢末年,戰亂頻繁,大量人口選擇南遷,帶去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技術。吳國受益於這些南渡百姓,一些荒蕪之地得到開墾,實力有所增強。到三國中後期,吳都建業有大市、東市,貿易興盛,據史載:「富中之氓,貨殖之選,乘時射利,財豐巨萬」。

三、蜀漢立國於天府之國的益州。這裡地勢複雜,土地肥沃,提供了偏安一隅的基礎。但自從失去荊州之後,蜀漢實力大減,失去了挑戰魏吳的資本。

諸葛亮選擇主動北伐,雖然初衷是為了改善蜀國的軍事環境,但依然耗費了蜀國大量的人力物力。北伐無功,損兵折將,蜀國更加虛弱。

絕對的實力懸殊面前,蜀國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原本曹魏內部正處於惡鬥階段,無暇騰出精力對付蜀國。當司馬氏取得絕對優勢,壟斷全國軍政大權,為了建功立業而大舉伐蜀後,劉禪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

而且蜀國連年用兵,百姓疲苦,渴望安定,也沒有讓劉禪繼續戰鬥的民意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這面鏡子 的精彩文章:

武松被騙了,心甘情願被人家當槍使,最後差一點就沒命了
大明帝國創立之初,為何朱元璋就急於恩科取士?這三點老朱也急

TAG:歷史這面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