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如果有人在四五年前說 AI 對於消費者就是個玩笑,除了宣傳上顯得高大上在實用中幾乎沒用,想必還是能夠獲得不少的支持。但是到了 2019 年,再說 AI 是噱頭,那麼反對者可以拿出的反駁證據都足夠從清晨說到午夜。

在離大眾消費者最近的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上也是如此,三年前有給智能手機廠商做廣告的乙方找到我做問卷調研,對「要不要向消費者做 AI 宣傳」十分猶豫。如今呢,在中高端手機發布會裡面,可以不跑分,但是不能不講 AI,於大眾而言,大量的 AI 落地應用證明,AI 正從玄學變成顯學。

高通 AI Engine 進化,和以往有何不同?

說智能手機,就繞不過高通的驍龍晶元,現在說智能手機的 AI,也是繞不過高通的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了。

早在 2015 年,從驍龍 820 晶元開始,高通就開始在驍龍平台上集成了第一代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不過這遠遠不是高通在 AI 領域的起點。高通對 AI 投入研究的開端可以追溯到 2007 年,而關於人工智慧處理架構的研究也早在 2013 年就開始了。

面向中高端的一代神 U 驍龍 660 則是高通 AI Engine 為更廣泛的大眾所用、所知的開端。作為一款 2 年前發布的晶元,驍龍 660 至今還在發光發熱,OPPO、vivo 和小米等國內主流智能手機廠商使用這款次旗艦級處理器支撐了一代又一代主力出貨機型。從支持《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到帶上 AIE 後綴與 vivo 人工智慧助手 Jovi 一起發布,驍龍 660 和 AI Engine 見證了移動遊戲業的全民狂熱,還有人工智慧在手機上的落地應用。

不過熟悉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尤其是神經網路技術演進的人就知道,神經網路演算法的發展實在太快了,演算法迭代以月計算,複雜度呈指數級增長,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行業,對神經網路性能也有著不同的需求。面對這些需求,依靠單一硬體核心就捉襟見肘了。

因而,異構運算就必須得出場了。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驍龍 855 晶元上,高通將 AI Engine 架構升級到了第四代,基於前幾代的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 的理念,驍龍 855 移動平台集成的第四代 AI Engine 延續了驍龍的異構多核可編程架構,對每個內核進行進一步的優化。並且,高通第四代 AI Engine 有個重大提升:新增了兩個 HVX(Hexagon 向量加速器)和一個高通自主設計、面向 AI 處理的硬體核心 HTA(Hexagon 張量加速器)。

雖然名字有點兒複雜,但是我們可以通俗地解釋一下:採用多核異構可編程,新增兩種加速器,高通第四代 AI Engine 就像會七十二變的哪吒,面對各種計算任務有很強的變通適應能力,並且還有三頭六臂能夠同時處理複雜任務,還能聰明地根據任務的性質,進行最高效的任務分配。

在驍龍 855 的第四代 AI Engine 上,涉及到 AI 運算的地方主要包括 Hexagon 690 處理器,Adreno 640 GPU 和 Kryo 485 CPU。

CPU 和 GPU 很好理解,在驍龍 855 上也得到了各種升級,這裡主要談一下 AI 方面:與驍龍 845 相比,Adreno 640 GPU 算術邏輯單元(ALU)有 50% 的提升,進一步加速更高精度神經網路的運行;全新 Kryo 485 CPU 中新增了點積指令,以進一步加速 AI 性能。

更關鍵的改變在 Hexagon 690 數字信號處理器上,不光是性能強了,內核多了,並且,高通還將以往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需要處理的計算機視覺演算法,放在了攝像頭相關硬體模塊(CV-ISP,計算機視覺影像信號處理器)上來處理,從而釋放了 DSP 的一部分運算能力。新增的 HTA (Hexagon Tensor Accelerator,Hexagon 張量加速器)則是高通專門面向 AI 處理器的硬體核心,可以自主管理硬體中神經網路計算單元,獨立完成每一層神經網路的運算。

在其他的廠商宣傳中,這個新增的 HTA 可能被稱為 NPU,或者神經網路引擎等等。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AI 有點難懂,但你可能已經離不開 AI 體驗了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智能手機背後的處理器啊,引擎啊,異構運算都過於枯燥和難懂。性能再強大,不能讓消費者不能直觀的感受到,都是紙上談兵。

然而,AI 從晶元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物理上可能只有一層手機殼和一層主板,技術開發與融合到終端側應用的落地,則需要全球化的協作。首先,AI Engine 要支持主流操作系統,比如 Android、Windows 和 Linux;還要對各種軟體、工具以及各類框架的支持,比如 Google 的 Tensor Flow、Caffe2 等等;然後就是我們相對熟悉的,硬體上需要支持手機、電腦、無人機、VR 眼鏡等等;最後就是和各種軟體開發商合作了,做出各種能利用 AI Engine 的預優化軟體應用,讓消費者最終能夠上手使用。

從高通 AI Engine 到手機使用場景,有一個我們最常用的 AI 應用案例:手機拍照自動識別場景,並針對場景做優化,讓夜景更明亮,逆光不過曝,食物更誘人,自拍更好看… 這樣的智能輔助拍攝演算法一部分由手機廠商自己研發,更多則是軟體開發商的研究成果,如國內的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就針對手機拍照做了不少的研究,很多自拍的演算法,也是來自虹軟。而這些軟體開發商,幾乎都是高通的 AI 生態系統合作夥伴。以下是目前已有的清單: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 拍攝領域:AnyVision、虹軟、曠視科技、Loom.ai、Nalbi、潑辣、商湯科技、創通聯達、Uncanny Vision
  • 音頻/翻譯:有道、思必馳、大象聲科、科大訊飛
  • 手勢:Elliptic Labs、Qeexo
  • 增強現實(AR)領域:網易、商湯科技
  • 汽車領域:Cogent Embedded Technology、Jungo、PathPartner Technologies、縱目科技

圍繞高通的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高通打造了一個強大的 AI 生態系統,在上面的 AI 軟體合作之外,還有騰訊、百度、亞馬遜、阿里巴巴這些的雲服務提供商。他們一起,給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搭載驍龍平台的終端帶來降噪、夜拍、超解析度、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對象檢測、視頻分割、背景虛化等等各種 AI 功能。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Nalbi 是一家從事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慧公司,藉助於驍龍 855 上的第四代 AI Engine 可以完成一些以往難以在手機上實現的功能。比如先拍照,後對焦。

在很早之前,就有 Lytro 這樣的創業公司做了售價不菲的光場相機,提供了先拍照後對焦的功能,不過因為成本和體驗原因,消費者並不買賬。後續也有手機廠商嘗試了類似的功能,不過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體驗也不夠好。

到了現在,不光是手機攝影的影像感測器大了,像素高了,而且處理器的速度也更快,人工智慧也能在手機本地處理複雜運算,這就使得如今的「先拍照後對焦」達到了真正可用的狀態。

如果說 Nalbi 這個技術是對既往技術的優化,還不夠突出人工智慧的厲害的話,那麼實時的視頻渲染就是說明了高通 AI Engine 賦能的手機端人工智慧有多麼的黑科技了。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在 Nalbi 的演示視頻裡面,這位姑娘的頭髮顏色可以隨心變換。相比於靜態的圖片,動態視頻的渲染無疑要難得多,涉及到了人臉識別、對象偵測等等多種技術,這也證明了結合第四代 AI Engine,軟體廠商可以在手機端做出更炫酷更適合大眾用戶的功能了。

圖像處理是手機端人工智慧的拿手好戲,這不意味著驍龍 855 和第四代 AI Engine 只能沉醉光影,不能聽聲辨位。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通話消噪也是人工智慧可以發揮的舞台,雖然手機麥克風在硬體上可以定向拾音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消噪,不過要是集合人工智慧的功能的話就更好了。其實在驍龍 855 發布的時候,高通和合作夥伴大象聲科就演示了在酒吧、體育館、噴泉旁等人聲鼎沸人海茫茫的地方的通話消噪功能。有了這個功能,哪怕是喬峰扛著錄音機在身邊打一套降龍十八掌也不會影響通話了。

實際上除了「縱情聲色」之外,在一些硬核技術上,高通的 AI Engine 還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高通 AI Engine 到第四代了,它又為智能手機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比如 vivo 在屏幕指紋技術的投入領先於友商們,這也意味著他們要先人一步地去解決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相比於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屏下光電指紋識別的技術原理完全不同。低溫干手指和強光直射等環境是屏幕指紋識別中典型的難識別場景。這種場景下,就需要用到「補錄機制」,不過這也意味著處理時間的增加。

在傳統的處理方式中,指紋識別的數據處理都是通過 CPU 單核單線程完成的,不過在低溫干手指、強光直射這類「刁鑽場景」下,屏幕指紋識別所需的圖像增強和對比識別的處理過程相對複雜,對硬體性能的要求也更高,傳統基於單核 CPU 運算的解決方式難以實現暢快的解鎖體驗。後來 vivo 和高通就合作起來解決這個問題:由於 DSP 與單核 CPU 相比,在屏幕指紋識別的核心處理流程上具備數倍的神經網路和矢量計算的優勢,利用 DSP 加速,不僅解鎖速度快,而且還更安全。

在剛剛談論到的這些之外,我們還能看到許多基於高通 AI Engine 的一系列應用:網易有道的實時 AR 翻譯,商湯做出的實時視頻渲染風格轉換,曠視科技的 3D Animoji 等等。

其實,當我們拍照出現自動場景識別,屏下指紋識別用到了 DSP 加速,通話的時候有智能降噪的時候,就說明了,AI 其實開始成為一種基礎能力了。不過有的時候,往往就是基礎能力,得不到消費者的感知和了解。

再看看上面那張高通 AI Engine 發散開來的 AI 生態系統,就會發現,在未來,AI 不光會是在手機裡面會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隨著 5G 的普及,聯網設備會空前增加,天上飛的無人機,地上行駛的汽車,工廠里的機器人等等都將與 AI 產生不可分割的聯繫,AI 將無處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迪士尼流媒體平台—— Disney+,將在今年 11 月 12 日上線!
Amazon Go 無人商店將開始接受現金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