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為何沒能阻擋明朝滅亡?
元末明初一些海盜組成的流氓團隊就開始騷擾中國山東地區,明中期嘉靖皇帝禁海令發布之後一些渴望通商的人員結合海盜、日本浪人形成大部隊對浙江、福建甚至是廣東等地進行襲擾。這時嘉靖皇帝面對「南倭北虜」的局面也是非常頭疼,好在嘉靖皇帝當政初期非常勤勉,同時任用了一批能臣幹將使得明朝出現了中興局面,嘉靖後期逐步解決了明朝面臨的兩大難題。而在這其中有一支至關重要的軍隊就是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戚家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建立之後先是掃平了倭寇,接著又揮師北上震懾蒙古,還曾經到朝鮮同日本人進行作戰,一路征戰下來殺敵和被殺比例通常高達50比1,那麼既然擁有這樣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為何沒能挽救明朝的滅亡呢?本文將對此進行解析!
戚繼光公元1528年出生於山東蓬萊,16歲繼承祖上職位開始參與軍政事務。25歲開始負責山東沿海一帶的防務,27歲調往浙江任參將帶兵同倭寇進行作戰。由於戚繼光發現當時的軍隊出現了軍紀渙散士氣低落的情況,而義烏、金華一帶的人則民風剽悍,因此在公元1559年吸收浙江義烏、金華等地的農民、礦工組建起來的軍隊,最初只有3000人左右,最多時期也不過2萬人,可誰也沒想到的是正是這一支農民和礦工組成的部隊卻在隨後幾十年里能夠成為戰鬥力強悍的部隊。
戚家軍成立之後根據南方稻田、水網密布的特點積極訓練部隊,發明了12人組成的「鴛鴦陣」。「鴛鴦陣」可以看做是我國古代軍隊中經典的戰術小隊,這12個人中有藤牌兵、狼筅兵、火銃兵、長槍兵等多個兵種,可攻可守戰鬥力極強。而且「鴛鴦陣」還可以根據地形限制迅速拆分為「二才陣」、「三才陣」,非常符合南方的作戰環境。因此並非正規軍的倭寇碰到了訓練有素的戚家軍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在浙江的抗倭戰鬥中戚家軍曾多次創造了己方個位數陣亡而倭寇陣亡數百甚至上千的戰例,戚家軍抗倭的十餘年裡殺敵總數超過十萬,而自身卻一直保持著小而精模式,成為了當時亞洲最能打的部隊。
戚家軍取得的驕人戰績自然也得到了明朝高層的認可,公元1567年隆慶皇帝下令解除海禁允許私人在月港出海貿易(但仍禁止與日本進行貿易),原先為了生計進行走私而選擇當倭寇的人們也可以憑藉政府的許可證開始遠洋貿易,倭寇的威脅大大降低。於是戚繼光帶領3000戚家軍被調往薊鎮駐防,準備同蒙古騎兵部隊進行作戰,為此戚家軍也出現了騎兵、車載炮兵等多個新兵種,不過由於蒙古同明朝關係緩和並沒有同蒙古騎兵大規模交戰,很多戰法也都未能得到驗證。
本來作為一支地方部隊的戚家軍突然成為了受中央調遣的中央軍,再加上戚繼光的部隊多是南方人,與北方人為主的部隊有分歧,這也為戚家軍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公元1582年戚繼光被調往廣東任職,除了少數得力將領跟隨戚繼光前往廣東戚家軍主力則留在了薊鎮,從此戚家軍開始走下坡路,戚繼光在公元1588年去世之後戚家軍的命運或許就已經註定了。
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14萬大軍入侵朝鮮,明朝先後派出4萬人馬前往救援,其中包括3000名戚家軍,次年1月4萬明軍將2.5萬日軍圍困在平壤隨後發動了進攻。平壤之戰中日軍陣亡近1萬人,明軍陣亡不到800人,戚家軍將領吳惟忠率帶領戚家軍攻佔了平壤城外的制高點,使得明軍沒有了後顧之憂。按照作戰之前的動員明軍首個登城者有300兩的賞金,出國作戰者有43兩的年俸,可是當戚家軍在朝鮮血戰日軍回國之後卻遇到了拖欠餉銀的事情,公元1595年戚家軍3200人被當時的薊鎮總兵王保誘騙到演武場之後全部殺害(具體數字從數百到三千二百不等,本文按三千二百來講)。
戚家軍被明朝部隊成建制消滅之後雖然明朝為了作戰需要繼續徵召了一批浙江兵繼續組成了戚家軍,但重新組建的戚家軍也再也創造不了當年的輝煌了。從戚家軍從地方軍隊升級為中央軍之後受到了其他人打壓甚至被成建制消滅也可以看出明朝內部消耗非常激烈,這也成為了日後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明朝末期經濟情況惡化、黨政異常激烈,關內農民起義頻發,邊境軍備廢弛,給後金的建立創造了機會。在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明朝派遣8萬精銳部隊同海西女真部落、朝鮮等共同組成聯軍想要消滅成立不久的後金政權,可是明軍兵分4路的戰法給了後金各個擊破的機會。後金騎兵憑藉著機動性強的特點先是殲滅了孤軍深入的西路明軍主力,接著又快速擊敗了北路的明軍。東路劉鋌率領的明軍包含了川兵和浙兵,但由於中計最終全軍覆沒,南路軍成了驚弓之鳥潰逃。戚家軍在「薩爾滸之戰」中基本上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第一次遭到了重創。
「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失去了在遼東半島的主動權,公元1621年後金對大城市瀋陽發動了進攻,秦良玉率領的4000川兵和戚金率領的3000浙兵前往瀋陽支援,結果瀋陽守軍幾乎不戰而降。川兵和浙兵無奈之下只能在渾河附近對抗數萬的後金騎兵,最開始後金騎兵也沒能佔到便宜。但隨著後金支援部隊的不斷到來明軍開始落於下風,明朝支援部隊卻始終按兵不動,最終川兵和浙兵全軍覆沒。
浙江金華、義烏等地也因為戚家軍連年徵招而兵丁銳減,再也無力組建起一支像樣的部隊了,從此戚家軍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舞台上。由於明朝無法對不同地方的部隊進行統一指揮,最終葬送了能征善戰的戚家軍。從明朝開國以來就積累下來的弊端到後期已經積重難返了,光靠戚家軍這幾千人的部隊想要力挽狂瀾也不可能,而且明朝的滅亡直接原因是農民起義的結果並非是由於後金入關,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之下明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企鵝號,謝謝!
※洛克希德公司在軍機市場稱王稱霸,民航市場卻一敗塗地!
※蘇57戰機回本無望著急出口,這兩個國家是潛在買家!
TAG:火器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