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歲少年跳橋身亡,這樣的悲劇如何不再發生
沉痛、惋惜、痛心,所有的形容詞也無法挽回這個17歲少年的生命,在這樣一個花季一樣的年紀,只要你往前走下去,就是最燦爛人生的開始。
上海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矛盾,被母親批評之後,跑下車直奔大橋,一點猶豫和停頓都沒有,就選擇了縱身躍下。少年,你是否知道自己燦爛的人生就此終結,你帶著怨氣離開,換來的並不是最好的結果呀。
在母親追過去,想要抓住孩子的那一剎那,褲腳從母親的手裡划過,那一瞬間我想母親的頭腦都是空白的,只能在地上不同的捶著手,釋放自己的無奈和後悔。
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是不用親身經歷,只要去感受就能有種撕心裂肺的感覺,17歲大多是家中的獨子,辛苦付出養育,換來最美年齡的凋謝,任憑哪個父母,都是無法承受的。
在這個物質生活相對於豐富的年代,家中的孩子都是掌中寶,在溫暖的溫室里的成長,必定會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人格的健全獨立、情緒上的積極、受挫能力的增強、心理素質的提高,都是一個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這樣的悲劇令人惋惜,避免再次發生,我們要充分重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與其給予過多的物質,我想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關注。
17歲,看似花季,實則是心理發展較動蕩的階段
一、自我意識飛速發展
昨天在與母親視頻的時候,說起了自己年少的時候,那時候幾乎每天都和母親吵架,離家出走也是家常便飯。
母親愧疚的說,那時候怎麼就不知道去理解你、讓讓你呢,青春期叛逆而已呀。
沒錯,當你的孩子處在青春期的時候,家長也是處在一個轉型的時間狀態,兩者很容易產生對立,很容易忽視對於對方的理解和包容。
其實在孩子處在這樣一個花季年齡時,也是心理發展較動蕩的階段,在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應更關注心理的發展。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第二時期,發展必有碰撞的產生,我們必須跳出原有固有的思維或者行為。
青春期由於生理髮育和性發育都在加速,會使得他們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感到不適,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不平衡的感受和對於種種問題的困惑,一時間面對這些難題,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危機感。
一個人渴望著擺脫束縛去成長,又對以後的迷茫產生害怕和擔憂,兩者的矛盾會造成心理衝突的產生。這種快速的成長和改變,會帶來一種壓迫感,他們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思想,從外界的客觀世界,指向內在的主觀世界,思想和意識的狀態再次的進入自我。
常表現在:1、更加的關注自我,例如外貌、裝扮等等
2、深切的重視自身存在的能力
3、關注自我個性的發展和成長
4、具有強烈的自尊心
孩子年少時都是弱小的,因此當感覺自己有些能力的時候,就想要追求平等的狀態。獲得自尊上的尊重尤為重要,強烈的自尊心在催化著他們。在受到表揚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在受到批評和指責的時候,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敗感。他們尤其渴望獲得父母的理解、尊重和包容。
二、情緒的變化
在對於青春期孩子情緒變化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處在青春期前期的孩子,情緒波動較大,
在情緒的狀態上,積極的情緒較少,消極的情緒較多。
主要會表現在:煩惱的增多
孤獨感的強烈
在自我意識快速發展以及自尊感增強的時候,青少年期待著獲得同伴的尊重和接納,也期待著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因此良好的親密關係的發展,會困擾他們的心理發展。同伴的喜愛、肯定、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諸多的問題都困擾著他們心靈的發展。
青少年需要親密關係的建立,但是缺少社會關係建立的經驗,很容易被同伴拋棄或者是孤立。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實際上未成熟的行為和狀態,時常會讓他們遭遇挫折。想要獨立,但又不得不屈服於父母的時候,強烈的自尊心,會讓他們感受到壓抑的狀態,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逆反期——反抗成為青少年主要的態度
當壓抑的情緒達到極限的時候,就像彈簧就要反彈。而在自己渴望獨立的心理需求引導下,父母還仍以權威的態度去命令和指導時。在追求平等獨立的時候,父母仍以你是孩子的眼光看待時,孩子就會出現反抗的舉動,而這個主要反抗的對象就是父母。
反抗的兩種形式:1、外顯行為:表現為態度強硬,言行激烈舉止粗暴,常常具有突發性,自己難以控制。
2、內隱行為:將不滿壓抑在內心,產生冷漠的態度,沒有言語的頂撞和發泄,但內心十分的壓抑和痛苦,容易產生忌恨的情緒。
15-34歲人群的主要死因是:自殺
自殺這個心理問題已經蔓延全球,我國屬於高自殺率的一個國家,15-34歲人群的主要死因是自殺。
在我國15-26歲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的佔18%,造成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主要是心理的障礙,家庭環境以及關係親密、學業上的壓力、個人遇到的矛盾和挫折等等。
總得來說青春期是處在叛逆的高發期,所有事情的產生,並不是一發而出的,許多壞的結果,是在我們做的更好的前提下,可以消除或者是降低的。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無論是家長、學校、社會,都應該注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避免一些悲劇或者是一些違法行為的產生。
※不說我愛你——中國人羞於表達的情感和讚揚
※良心譴責的結果是讓我們產生了羞恥感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