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最多能記住自己多小時候的事?或許沒人能記得住嬰兒時期的事!

你最多能記住自己多小時候的事?或許沒人能記得住嬰兒時期的事!

現在回想一下你最早的記憶。也許你會想到生日聚會或家庭度假的場景。現在想想你發生那件事的年齡。

很可能最早的記憶只能追溯到你的三歲生日。事實上,你可能最多只能回憶起3到7歲時的一些記憶,儘管家庭相冊或其他線索可能會觸發更多記憶。

童年失憶症

心理學家將大多數成年人無法記住早年發生的事情,包括他們的出生,稱為童年失憶症。

早在1899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就創造了「嬰兒失憶症」這個詞,現在更廣泛地被稱為「童年失憶症」,以解釋為什麼缺乏童年記憶的原因。

弗洛伊德提出,在那段時間裡,人們將其用作壓制創傷性和性衝動的手段。為了阻止本我的無意識驅力,弗洛伊德聲稱人類創造了屏幕記憶或事件的修訂版本,以保護有意識的自我。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研究人員還沒有找到兒童健忘症發生的確切原因。

直到最近20年,人們才開始研究兒童的記憶能力,而不是成年人的記憶能力,以尋找答案。這項研究帶來了一系列關於兒童記憶細微差別的新問題。

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兒童失憶症背後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嬰兒大腦中負責記憶的部分不發達的假設上。然後,在3歲左右,兒童的記憶能力迅速提高到成人的水平。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3個月和6個月大的孩子就能形成長期記憶。不同之處在於記憶的存在。

例如,嬰兒似乎生來就有更完整的內隱或無意識記憶。與此同時,記錄特定事件的外顯或情景性記憶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並沒有攜帶信息,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們不記得自己的出生。

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在最初的幾年裡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如果我們能在嬰兒時期形成記憶,為什麼不把它們保留到成年呢?

嬰兒有外顯記憶

為了形成記憶,人類必須創造突觸,或腦細胞之間的連接,將事件中的感官信息編碼到我們的記憶中。

從那裡,我們的大腦將信息組織成類別,並將其與其他類似的數據聯繫起來,這被稱為整合。

為了讓記憶持續,我們必須周期性地檢索這些記憶,並追溯那些最初的突觸,加強這些連接。

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駁斥了長期以來認為嬰兒無法編碼構成記憶基礎信息的觀點。

例如,在一項涉及2個月和3個月大的嬰兒實驗中,嬰兒的腿被綁在一個移動設備的絲帶上。通過踢腿,嬰兒們知道了這個動作會使設備移動。

後來,放在同樣的移動設備下,沒有絲帶,嬰兒記得踢他們的腿。當同樣的實驗在6個月大的嬰兒身上進行時,他們發現踢腿關係的速度要快得多,這表明他們的編碼能力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快,而不是在3歲左右突然出現編碼能力。

這種記憶編碼可能與嬰兒前額皮質的發育有關。這個區域在外顯記憶的編碼和檢索過程中是活躍的,但在出生時並沒有完全發揮作用。

然而,到24個月的時候,前額皮質的突觸數量已經達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此外,位於大腦底部的海馬體的大小會穩步增長,直到兩歲或三歲。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海馬體決定了哪些感官信息要轉移到長期存儲中。

嬰兒也有內隱記憶

但是內隱記憶呢?內隱記憶位於小腦內,對新生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使他們能夠將溫暖和安全的感覺與母親的聲音聯繫起來,並本能地知道如何進食。

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內隱記憶的發展變化很少,這證實了這一現象的早期存在。即使在許多成人失憶症病例中,騎自行車或彈鋼琴等內隱技能也常常能在腦外傷後存活下來。

現在我們知道嬰兒有很強的內隱記憶,也能編碼外顯記憶,這表明兒童失憶症可能源於錯誤的外顯記憶檢索。

失憶原因:錯誤的外顯記憶檢索

除非我們想的是過去的某件事,否則在所有年齡組中,我們都需要某種線索來喚起外顯記憶。接下來,找出這些暗示是什麼。

我們最早的記憶可能會在我們的意識中被屏蔽,因為那時我們沒有語言技能。

2004年的一項研究追蹤了27個月和39個月大的男孩和女孩的語言發展,以此來衡量他們對過去事件的記憶程度。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孩子們在事件發生時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描述,那麼他們在學習了合適的辭彙後就無法描述了。

用語言描述我們對事件的個人記憶有助於我們的自傳體記憶。這些類型的記憶有助於定義我們的自我意識和與周圍人的關係。與此密切相關的是認識自己的能力。

嬰兒期沒法認知自我

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兒童要到16或24個月後才會發展出自我認知技能和個人身份。

此外,當我們開始將記憶組織到一個情境中時,我們就對自己的過去有了新的認識。

許多學齡前兒童能夠按順序解釋事件的不同部分,比如他們去馬戲團時發生了什麼。

但直到五年級,他們才能夠理解時間和過去的概念,並能夠把去馬戲團的旅程放在一個精神的時間線上。

父母在發展孩子的自傳體記憶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口頭回憶記憶的方式與孩子日後複述記憶的敘事風格有關。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的父母詳細地告訴他們過去發生的事情,比如生日聚會或動物園之旅,他們更有可能生動地描述自己的記憶。

有趣的是,自傳體記憶也有文化成分,西方人的個人記憶更多地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東方人更多地在群體語境中記憶自己。

關於兒童健忘症有更詳細的解釋。但大腦結構、語言和自我意識是它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羅科普 的精彩文章:

個性十足的蝙蝠:為什麼倒著睡覺也不會腦充血呢?
細菌也會和其他物種一樣滅絕嗎?

TAG:怪羅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