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余世存:易逝的春光,生與死的眷念與哀傷

余世存:易逝的春光,生與死的眷念與哀傷

清明一過,氣溫升高,小麥拔節孕穗、油菜抽苔開花、春竹拔節躥高的時候。小動物的骨節迅速增大,身形長高;孩子們的身體也像在抽條,增高了許多。

清明,既是節日,又是節氣。很多人想到清明,馬上會想到掃墓,想到杜牧的名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其他的節氣,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一年的四時八節,是反映季節變化的;而像小滿、芒種等,是表示農作物的生長成熟狀況的;剩下的驚蟄和清明兩個節氣,都是反映自然物候。而清明節則更為特殊。

原本是這樣一個春光明媚、生機盎然的時間,到處春暖花開,候鳥回歸,怎麼會演變成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呢?

這其中能夠反應出中國人的美學觀念對生命的感悟。春光燦爛然而短暫易逝,春天太美了,可是春天太短暫了。春天還沒有幾天,就進入了夏天。由此我們會想到人生的短暫無常,我們現代人更是越來越感覺到,生與死的眷戀和哀傷。

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生活情緒。

在清明中,我們體驗家族的牽絆;在端午時,我們體會家國的責任和道義;七夕,是愛人的溫情脈脈;中秋,是兄弟和家人的團圓……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從清明到冬至,就在一個個節日的結點中,翻過一年又一年。

節日來源於時間,只有理解這些時間,才能理解我們那些源遠流長、世代流傳的慶典、儀式、信仰、禁忌。更重要的,只有理解這些時間,才能理解我們跟這個世界深刻的聯繫。

一部《節日之書》,就是一部中國人的生活簡史。從中了解我們傳統文化背後更為深厚的人情物理信念,我們文明裡的信仰情懷。在傳統節日里活出中國,見識中國。

著名畫家老樹畫畫專門繪製節日插圖,精心呈現中國傳統節日之美。讓我們用心溫習每一個節日,從行動到儀式, 從儀式到情感,體察中國傳統文化生成的規律,體驗我們生存的真實世界。

4月23日(周二)14:00,虹梅文化活動中心(虹梅街道圖書館),著名詩人、學者余世存攜新書《節日之書》與我們分享傳統節日的精髓,幫助我們找回我們的傳統節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活動時間:4月23號(周二)14:00——15:15

活動地點:鍾書閣·徐匯店——虹梅文化活動中心(虹梅街道圖書館)

全州路81號

嘉賓簡介

余世存,著名詩人,學者,自由作家。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國家官員、志願者。

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

當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衝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

已出版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 的中國話語》《老子傳》《人間世: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家世》《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立人三部曲》(3冊)《一個人的世界史:話語如何改變我們的精神世界1900-2000》《東方聖典》(合編)《先知中國:中華文明軸心時代的偉大智者》《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微觀國學》等。

書籍推薦

《節日之書》

作者: 余世存 著 老樹 繪

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傳統的流失,節日的商業味漸濃文化味漸失,不少人呼籲:節日味淡了,沒了。因此,找回我們的傳統節日,成為一項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任務。

本書由著名學者余世存撰寫,是目前國內第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讀本。

相對於《時間之書》,本書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識性,更貼近廣大讀者,書中從歷史故事思想傳承風俗禮節生活方式等方面,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進行全方位講述,以學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完美解讀。配以著名畫家老樹畫畫專門繪製節日插圖,精心呈現中國傳統節日之美,是給當代人的最佳知識讀本,對找回我們的傳統節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編輯小組=夜辰

本期編輯=江辰

更 多 優 質 內 容|盡 在 時 代 好 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書局 的精彩文章:

「25歲,連續失眠的第101天」:睡個好覺,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聰明人都喜歡沉默

TAG:時代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