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鵬展翅!美造全球翼展最寬飛機 可速射軍用衛星助力太空戰

大鵬展翅!美造全球翼展最寬飛機 可速射軍用衛星助力太空戰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13日報道稱,號稱「世界翼展最寬飛機」的「同溫層發射載機」(簡稱「大鵬」,綽號來源於《辛巴達歷險記》中能夠吊起大象的巨鳥)於當天上午在美國加州莫哈韋沙漠成功完成首飛,其機身及主翼均由複合材料製成。按設計用途,「大鵬」將主要用於為美軍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甚至私人企業提供一種比陸基發射運載火箭方式更經濟的太空發射方式。那麼,這種「世界翼展最寬飛機」的搭載性能到底有多強?又有怎樣的潛在軍事用途?本文就此簡析。

翼展超過橄欖球場 打破安-225紀錄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稱,「大鵬」(正式型號為351型「同溫層發射系統」)採用獨特的雙機身設計,兩個機身分別長約73米,雖然兩個機身的機頭均布置有座艙,但只有右側座艙負責飛行駕駛,且僅需3人機組即可完成基本操作,左側座艙未加裝增壓系統,僅布置了飛行數據系統。

除獨特的雙機身布局外,「大鵬」翼展達到創紀錄的117米,遠超長期保持「世界最大飛機」紀錄的烏克蘭安-225重型運輸機(88.4米),也超過了一個美式橄欖球場(91米長)的長度。不過由於採用全複合材料建造,「大鵬」230噸的(最小起飛)重量仍比安-225(285噸)輕一些。

為了能讓如此巨大的機身順利升空,製造商「縮尺複合體」公司為「大鵬」配備了6台普惠PW4056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達252.4千牛,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波音747客機也採用同款動力系統。4月13日,「大鵬」起飛後,以每小時304公里的飛行速度在莫哈維沙漠上空5182米的高度連續飛行2.5小時,成功完成首飛。

可弔掛「女武神」轟炸機 能連發3枚運載火箭

「大鵬」不僅外貌驚人,搭載性能也十分強大。其採用的空射運載火箭方式並非新概念,主要是指利用飛機代替運載火箭的第一級,從空中直接發射搭載有衛星的小型火箭,這種發射方式的優勢是反應速度快,準備時間較傳統地面發射大幅縮短(以「飛馬座」空射火箭為例,準備時間僅需8天,而常規運載火箭則需數月),且發射成本也更加經濟。

美國早在1990年4月就成功完成了首次空射運載火箭,載機是一架B-52戰略轟炸機(後更換為洛克希德L-1011運輸機),搭載一枚「飛馬座」3級固體小型火箭(最大有效載荷272公斤),成功將一顆海軍導航衛星發射入軌。「飛馬座」適用於發射小型通信衛星、空間科學衛星、遙感衛星等,其衍生型「金牛座」火箭可向地球同步軌道運送380公斤載荷。

「飛馬座」自1990年投入使用到2013年最後一次發射,共完成42次發射任務,僅有2次失敗,堪稱空射運載火箭系統的先驅。不過這種發射方式也有局限性——受載機運載性能、飛行高度及火箭尺寸限制,無法發射尺寸更大的衛星,而且無法將衛星送入更高的運行軌道。

這一局限性在「大鵬」投入運營後可望有較大改觀。為便於未來掛載空射運載火箭發射衛星(包括其他小型航天器)或載人宇宙飛船(用於太空觀光或其他目的),「大鵬」在兩個機身之間的主翼中央翼盒部分安裝有「裝配和集成系統」(MIS),最多可搭載220噸有效載荷,舉個較為形象的例子,理論上「大鵬」可以弔掛一架XB-70「女武神」戰略轟炸機(空重115噸)起飛。

與「大鵬」配套的「飛馬座II」空射運載火箭由軌道科學公司開發,可以將6.1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或將2噸多重的載荷(例如2.3噸的「國防支援計劃」DSP導彈預警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未來還能掛載運載能力更強的「飛馬座XL」火箭。據現有CG效果圖顯示,「大鵬」甚至可以在一次飛行任務中,掛載多達3枚「飛馬座」火箭,一次性完成3個不同的發射任務。除空射運載火箭外,「大鵬」還能運載5噸重的「追夢者」空天飛機,一次可將7名宇航員(或遊客)送入近地軌道。

除民用潛力外,「大鵬」的潛在軍事用途就是可在戰時快速補充多顆美軍被敵方摧毀或受損的軍用衛星,以及短時間內將多批美「太空軍」宇航員、小型太空戰機送上「軍用空間站」或近地軌道,為美軍未來贏得太空戰提供更多助力。但「大鵬」的固有劣勢就是需要3600米長的大型跑道才能起飛,即使是在美國國內,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大型機場或空軍基地也屈指可數,導致其部署靈活度較差。關於「大鵬」未來發展動向,仍需人們拭目以待。(文/黃晉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防務 的精彩文章:

暗中窺探?美智庫稱美間諜衛星多次靠近中俄航天器
日本F-35出事不久 美軍同型戰機赴中東作戰

TAG:參考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