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黎聖母院都發生大火,為何故宮會選擇全木質結構呢?真相少人知

巴黎聖母院都發生大火,為何故宮會選擇全木質結構呢?真相少人知

巴黎聖母院都發生大火,為何故宮會選擇全木質結構呢?真相少人知

前幾天巴黎聖母院大火刷遍了新聞網路,這一存在了800多年的、歷史價值無與倫比的建築就這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所吞噬了,實在是讓人惋惜,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損失。

想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我們的故宮,故宮可是全木結構啊!發生大火怎麼辦?巴黎聖母院是磚石材料的建築,易燃屬性可比故宮低多了。全木結構的建築是極易發生火災的,那為什麼古代的皇帝會選擇故宮使用全木質結構呢?

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又稱為紫禁城,集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築之一。全木質結構建築易燃的特點當然知道,皇帝不傻,工匠們更不傻,之所以選擇全木質結構,是因為當時有一個比大火更為可怕的問題需要避免,那就是地震!

北京其實處於地震比較活躍的地帶,歷史上關於北京地震的記載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地區遭受的5級地震有11次,6級及以上的大地震有6次之多。

北京地區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地震在294年,這一年連續發生兩次地震。《晉書》和《宋書》中記載:「上谷地震水出,殺百餘人」。「上谷」是地名,這句話的意思是地震導致地下水上涌,淹死了一百多人。

1679年發生過8級地震,東山崩裂,長城錯位,京城十萬人家轉瞬之間就成了一片廢墟,死者不計其數。康熙皇帝甚至下了罪己詔反省。

地震別說是古代了,就是現在我們也無能為力,最多只能在地震發生的前幾秒內緊急預警,而不能做到預測。地震的恐怖是難以想像的,更何況是在沒有科學的古代,所以古人對地震是十分害怕和敬畏的,皇帝也不例外。誰也不能保證紫禁城哪天就地震了,一旦地震就全完了。

所以明清時修建宮殿,就選擇了抗震性能更好的全木質結構。你可以看看日本,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時有發生,更有「火山地震國」的稱號,日本的建築幾乎都是木質建築,原因就是抗震性能好,房屋倒塌後造成的傷害相對較低。

故宮的防震性能不僅體現在全木質結構上,還有我國古代建築中傳統的榫卯和斗拱結構,這是建築抗震的關鍵所在。英國曾對此製作了專門的紀錄片《紫禁城的秘密》來講述。

英國木匠和故宮專家以1:5的比例完全複製了一棟小型的紫禁城模型,包括榫卯和斗拱結構,來進行抗震性能的測試。

地震測試從4級開始,4.5級,5級,升到7級,9.5級,最後到10.1級,每級持續30秒。令英國人震驚的,不管是多少級,這個模型就是不倒!磚倒了,牆倒了,建築的主體結構就是不倒!

這是因為榫卯和斗拱結構,使木頭之間牢固結合,又有一定的鬆動空間,所以地震時,兩者會相互的摩擦和轉動,從而抵消了地震的衝擊。而建築的支撐大柱子不是深埋在地基中,也是留有一定的移動空間,避免因折斷而導致整座宮殿坍塌。也就是說,地震時,宮殿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有一點點的晃動,從而保持了主題結構的完整。

這就是中國建築的智慧,以柔克剛,剛柔並濟。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運用到了建築中,這才有了600年不倒的故宮。古人的智慧真是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午時三年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八拜之交,你跟你的兄弟屬於哪種?

TAG:午時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