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2歲女子查出腸癌,已到晚期,醫生提醒:腸道病變表現,別忽視

32歲女子查出腸癌,已到晚期,醫生提醒:腸道病變表現,別忽視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時對身體的免疫功能也起著重要作用。

近幾年,腸道的發病率正以每天百分之二的速度逐年上升,且腸癌的患病人群中,年輕人已成為了主力軍。

臨床上,腸癌一般指大腸癌,是典型的「寂寞」的腫瘤,早期發現腸癌不足10%。大多數人確診時,已發展到中晚期,導致治癒率很低。

32歲的林女士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一直處於單身狀態,平時除了上班,沒什麼事情,自己的業餘生活也很單一,經常加班,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林女士平時沒什麼愛好,唯一喜歡的就是「吃」,最喜歡的就是一些路邊攤、燒烤、麻辣燙、泡麵這些垃圾食品,經常在外面吃,「一個人不知道吃什麼,平時就簡單對付一下。」她說。

近期,她發現自己不管吃什麼、吃多少,體重還是下降,後來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表現,不放心,就到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顯示輕度貧血。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腸鏡檢查,結果顯示為腸癌,已發展到了晚期。即使進行手術治療,其治癒率也很低。

醫生了解情況後,得知一件事,惋惜道:兩年前做腸鏡檢查,可能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據林女士說,2年前,出現了便血的情況,當時以為自己是痔瘡犯病引起的,也就沒去,一直拖到現在。

醫生提醒:腸癌出現的便血和痔瘡是有區別的:

一般來講,痔瘡導致的便血是鮮紅色的,而直腸癌引起的便血偏暗紅色。

痔瘡引起的便血,血液會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不會和糞便混合,而是附於大便表面,且大便沒有粘液。

而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常常混有血液、粘液或是膿液,主要是因直腸內腫塊發生潰爛而導致的。

腸道病變,常見4種表現,別忽視:

表現一:便血或血性粘液便

當患上腸癌時,腫塊表面的糜爛可導致出現出血現象,如果患者日常多加註意,就會發現,在糞便中會發現有暗紅色的血絲或者血性的粘液便。

並且這種現象會持續出現,日加嚴重,當出現這種情況時, 一定要警惕腸癌,要及時進行腸鏡的檢查。

表現二:排便次數變多

在腸癌的患者當中,很多人都有排便次數增多的情況,可能是一天排便七八次,並且每次排便的量都非常少。

並且還或許糞便中還會有粘液,使之感到糞便排不完的現象。另外,還或許會伴有腹瀉和便秘的情況。

表現三:大便形狀的改變

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大便呈現的形狀應該是圓柱形的,但是如果是腸癌的患者大便的形狀會發生改變,可能會變細或者是變扁。

這是因為如果腸道內有腫瘤就會壓迫我們的神經,進而導致大便形狀出現改變。

想要保護我們的腸道健康,一定要在上廁所的時候及時的觀察大便形狀是否存在異常。

表現四:放屁次數變多

腸道和屁的關係很大,屁含有400種成分,放屁的有無或多少並非小事,還可能反映機體腸道是否正常。

一般的屁是不會特別臭的,而屁之所以多且臭,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發生在直腸,較接近肛門、管腔小,即便腫瘤不大也容易發生阻塞,因此引起放屁頻頻;

而屁臭,是因為其中所含胺類物質,胺即致癌物。

預防腸癌,注意「三多」:

一、喝水要多

每天6-8杯水(1500毫升左右),保持腸道有足夠的水分潤澤糞便。

平時要多喝水,水能加速身體代謝,排出更多毒素,如果在喝水時,加入一些可以清腸養腸的花草茶,就能更好的養護腸道健康。

蒲公英黃玉蘭茶——調節腸道菌群,排腸毒

用「葯食兩用」的小植物,蒲公英、黃玉蘭,搭配泡水喝,對於腸道健康,大有益處。

蒲公英,在春天,隨處可見,簡單易得,安全性高,用其泡水喝,可促進腸道排毒。

黃玉蘭,是從歐洲引入,被收錄到《藥典》的葯食兩用植物,其根莖藥用價值高。

黃玉蘭根含有菊粉,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保護腸道的健康,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可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都很有幫助。

現代研究顯示,黃玉蘭根中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脂、調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礦物質吸收等生物活性。

日常用其代茶飲,可以維持腸道的菌群平衡,增強宿主免疫力,合成B族維生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促進有害物質排出,抑制細菌毒素,防止腸癌。

二、膳食纖維要多

膳食纖維已被營養學界補充認定為第七類營養素,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適宜量為25-35克,因為目前我們的飲食過於精細,所以導致大部分人攝入的膳食纖維嚴重不足!

膳食纖維雖然不能夠被人體吸收,但是對健康卻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腸道而言。

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的蠕動、增加腸內容物的體積、減少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等作用。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能有效地防治便秘、痔瘡,預防腸癌。

三、運動要多

研究發現,如果保持規律的運動,患上腸癌的風險就可以降低24%左右。每天從事3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減少1/3的腸道息肉轉變成大腸癌。

這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當中,腸道的蠕動能力會有所增強,可以促進有害物質的排出,並且運動還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改善體內環境。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盡量選擇一些自己能夠堅持的,例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等。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為何「胃癌」越來越多?提醒你:3種「菜」是元兇,最好少吃
50歲男子從不喝酒,肌酐高達210,查出腎衰,醫生:一件事害的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