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父母常說「你是撿來的」?這3句玩笑話傷害孩子一生,值得深思!

父母常說「你是撿來的」?這3句玩笑話傷害孩子一生,值得深思!

果莓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玩笑話無關痛癢,完全可以一笑而過。因此,很多家長就會主觀臆斷孩子的認知世界,殊不知這些玩笑話對孩子而言,宛如天崩地裂。

前不久,我們部門的同事一起去小組長秦江家玩。秦江家有個小女娃,三歲半的年紀,長得粉粉嫩嫩的,像個瓷娃娃。每次去他家,我們都會逗這個孩子玩。但是,那天出現了意外。我們到達秦江家的時候,秦太太正好出門,彼此打過招呼就走了。剛到客廳,秦江閨女在看電視,我們部門的小唐起了逗樂之心,跑過去逗孩子:「你媽媽呢?」小娃娃認真地說:「媽媽給我買好吃的去了。」小唐沖著孩子搖搖頭說:「你媽媽走了,她不要你了!真的,這些叔叔阿姨都看到了哦。」小娃娃看著我們故作認真的樣子,扁了扁嘴哭了。這場哭泣持續了很久,直到秦太太回家才止住。

其實,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時常出現。很多大人都喜歡跟孩子開玩笑,自認為無傷大雅。可是孩子卻會認真,並且當成事實。如果開玩笑的人是自己信賴的父母,那心理陰影面積則會無限擴大。

那麼,我們疑惑了,為什麼家長經常跟孩子開玩笑呢?是為了看孩子哭嗎?當然不是的。接下來,一起探索一下問題的真相吧!


一、為什麼家長會跟孩子「開玩笑」

1.管束孩子的不聽話

「我不要你了。」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不陌生,大多數做家長的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而這句話出現的場景一般在孩子發脾氣、不吃飯、想要玩具等情況下,家長會利用這句話引起孩子的害怕,從而放棄當下的想法。家長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在於,他們很明白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心理,因此做要挾,百試百靈。

2. 謙虛的捧高別人

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父母在別人家的父母面前貶低自己,抬高對方。面對這種場面,孩子只會寸步難行,尷尬到無法呼吸。其實,家長這樣做的原因源於中國的傳統美德,謙虛。可是孩子並不會想到這些,他們只會忐忑的自我反省過錯。

3.成人的相處方式

成年人的世界裡充斥著各種玩笑話,朋友之間更甚,以互相打趣為樂。因此,很多家長一時間無法扭轉習慣,以成人的相處方式和孩子交流溝通,時不時給孩子開個玩笑。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

這就是家長跟孩子開玩笑的原因,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玩笑話都適合在孩子面前說。家長要學會區分語言的輕重,以免給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二、父母的這些玩笑話對孩子傷害很大

1. 「你怎麼長得這麼丑呀!」

有時候家長為了逗孩子,會問他:「你怎麼這麼丑呀?」然後開心地看著孩子生悶氣,還振振有詞的說孩子小小年紀就臭美。在成年人看來,不過是一句玩笑話,成年人會反駁:「你才丑」,可是孩子只會把你的話當真,他們會認真的關注自己的外貌,也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深受打擊。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對外貌的自卑心理。

2. 「你是撿來的孩子。」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對生命的源頭產生好奇心理。他們會問媽媽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面對這些問題,大多數家長的回答大體一致,那就是「你是撿來的」「充話費送的」等等。這種看似搞笑的回答卻隱藏著莫大的問題。雖然孩子遲早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這個尋求答案的過程卻不可忽視。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自己是「撿來的」這句話而傷心很久,父母的這種玩笑,既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3. 「別叫伯伯,叫哥哥!」

佔便宜是成人世界永不過時的話題。記得幼年時期和父親一起參加飯局,飯局上有來過家裡的伯伯,於是開口問好。可是卻被父親打斷,笑著說:「叫他哥哥。」聽聞這句話,那個伯伯笑著拍了拍父親,他們笑得很開心,可我卻很迷茫,我究竟應該怎麼稱呼?現如今,我知道當初的一切不過是成人世界的玩笑遊戲。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卻是疑惑、受挫和欺騙。

玩笑話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可是卻需要把握「度」。不要讓你的玩笑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那麼玩笑的度應該如何把握呢?很簡單,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尺度。


三、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開玩笑需要把握的「尺度」

1. 幼兒時期(0-5歲)

0-5歲是孩子成長的最明顯的階段,這個時間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但是,他們對父母的依賴程度也是最深的時候。因此,切忌和孩子開玩笑說「你是撿的」、「我不要你了」等威脅性極大的話語,孩子潛意識裡會把這些當真。

2. 童年時期(5-10歲)

5-10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完全覺醒,比如:自主選擇衣服的穿著、鞋子的購買等。而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也是最強的,也就是俗話里常說的臉皮薄。因此,切忌和孩子開玩笑說「你怎麼這麼丑」、「你就是比不上別人」等言語,會破壞孩子的自尊心,影響自信心的培養。

3. 少年時期(10-15歲)

10-15歲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較嚴重。家長一定不要和孩子起正面衝突,也不要用言語刺激孩子。比如,「我們怎麼會生下你?」等。這種玩笑的語言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造成更大的矛盾。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相處方式,各位家長一定要認真面對孩子的成長問題。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四、父母該如何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1. 不失信於孩子

信守承諾是做人準則,經常失信於孩子的家長,不僅會喪失自己的威信,還會影響孩子的行為作風。因此,想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就要做到言而有信。

2. 尊重孩子

尊重是溝通一切的必要前提條件。如果家長想和孩子做朋友的話,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應有選擇權和言語權。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安全感。

3. 家庭的溫暖

據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其不安感均來源於家庭環境因素。家庭作為孩子的避風港,有安撫心情,內心穩定的功效,所以溫馨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所以當父母或長輩和孩子開玩笑時一定要把握好「度」的概念,適當的開玩笑才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不適當的玩笑,不僅不好笑,還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好的影響,希望今天小編的文章能夠讓各位家長得到啟發和感悟。各位寶爸寶媽會跟孩子開玩笑嗎?您說過哪些玩笑話?您有察覺到孩子面對玩笑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嗎?歡迎大家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果莓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本文由果莓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於然 的精彩文章:

女生漫不經心的3個小動作,會導致越來越「丑」,怪不得沒男朋友
跟學習無關的事不能做,父母「畫地為牢」式教育的傷害,您了解嗎?

TAG:心於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