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有條毒計,滅國不用兵,殺人不用刀
孫子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孫子來看,國與國之間進行爭鬥,熱戰是最愚蠢、最不經濟的方法。
因此,國家必須盡量選用「非戰」之方式,而發動戰爭乃是下策。
對於「不戰而屈人之兵」,齊國名相管仲可謂是行家裡手。善於管理、發展經濟的他,同樣也擅長使用「經濟戰」,不用一兵一卒便將敵人打垮,即使對方是兵勢強盛的大國。
當時齊國最大的敵人非楚國莫屬,為此,齊桓公曾問管仲:
楚者,山東之強國也,其人民習戰鬥之道。舉兵伐之,恐力不能過。兵弊於楚,功不成於周,為之奈何?」
對於楚國的強盛,齊桓公時深有體會的,他也清楚的明白,以戰爭制服楚國是很難辦到的事情。對此,管仲獻上一條奇謀:
「公貴買其鹿」。
也就是說,你可以用重金買楚國的野鹿。
對於管仲的話,齊桓公一向言聽計從,既然仲父如此說了,自然有他的道理。因此,齊桓公在齊楚邊境築了一座城,命人去楚國買鹿,一頭鹿收8萬錢。
同時,管仲還建議齊桓公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隨後,管仲有派遣使者持2000萬錢,向楚王收購野鹿。聽說此事後,楚王哈哈大笑:「金錢,是人之所重,國之所以存,可以用來獎賞有功之人。
而野鹿呢?不僅沒用,而且還危害莊稼。齊國用國之所重去買我們國之所害,真是大傻帽!」
隨後,楚王命令所有百姓去山野間捕鹿。一時間,所有楚國百姓皆放棄自己的農具去捕鹿,田地很快便荒廢了。
就這樣,楚國倉庫里的錢堆積成山,而糧食儲備卻見了底。與此同時,齊國的錢袋子雖然癟了,但倉庫里的糧食卻增加了五倍。
聽說此情況後,管仲不失時機地建議齊桓公:「可以伐楚了」。
齊桓公問:「為啥?」
管仲回答:「楚國雖然有錢,卻誤了農時,糧食又不可能幾個月時間就可以收割的。楚國到時候一定會去買糧的,我們只需封鎖邊境,就可以保證他們一粒糧食也得不到。」
齊桓公恍然大悟,於是下令封閉與楚國的邊境。結果楚國的米價瘋漲,楚王派人四處買米,都被齊國截斷,逃往齊國的楚國難民多達本國人口的十分之四。
楚國空有錢卻沒有用,元氣大傷,不得不在三年後向齊國屈服。
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管仲之所以採用「重金購鹿」之謀,就是讓楚國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佔了大便宜。
因此,管仲花的本錢越大,楚國卻往陷阱里鑽得更深。
在古代國民經濟中,糧食是根本,畢竟人不吃飯就得死。金錢固然珍貴,但若流通不暢,其實與廢銅爛鐵沒有區別。
因此,糧食是本,金錢是末。管仲卻誘使楚國捨本逐末,最終以「非戰」之方式,拖垮了楚國。
此外,管仲之所以能用「重金購鹿」之謀,從根本上根植於齊國強盛的國力。
齊國地理位置優越,沃野千里且緊靠海邊,坐享魚鹽之利。而正是坐擁巨額的財富,管仲才敢採用這種一擲千金的奇謀。
到了近現代,管仲的「重金購鹿」之謀曾被廣泛運用,而用得最好的,恐怕非美國莫屬。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筆者的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碼字不易,戳個「在看」鼓勵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