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7歲男孩跳橋身亡:家長沒這項能力,孩子多半會毀在你手裡
昨天刷微博,忽然刷到一則新聞:
17日晚10時,上海一名17歲男孩因學校矛盾而和母親產生口角,衝出汽車跳橋身亡。
看了視頻,我感到胸口一陣鬱結:不過短短5秒鐘,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瞬間枯萎,了無生氣。
看了評論,說是孩子因為和同學吵架,被母親數落,一時想不開,趁母親停車之際衝出去尋了短見。
看到這,我想有不少父母應該會想:我們不過就是說了孩子幾句話,怎麼孩子就這麼想不開呢?
01.
我認為,親人之間培養共情能力,可以降低父母孩子之間的矛盾激化問題。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了,什麼是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指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簡單說,就是「感同身受」。
生活中,父母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很常見,當孩子難過找你傾訴時,你非但沒有理解孩子的處境,反過來對孩子一通指責:
「全校那麼多人,為什麼只欺負你一個人?」
「這多點事啊至於讓你嘰嘰歪歪的?」
「你也要看看是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在孩子難過時,作為家長,不僅不會體諒孩子的心情,還在孩子身上撒鹽,無異於是給青少年的孩子造成更大的痛苦。
《急診室醫生》中有一個片段:
一個初中女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倍感自責,回到家後又被母親責罵,在爭吵中,女孩一氣之下喝了半瓶百草枯。
經過搶救,女孩雖然清醒過來,但卻只剩下一個月的生命。
在新聞視頻中,母親怒而停車罵人,孩子憤而跳橋,悲劇在一瞬間,一朵鮮花還未來得及綻放就已經凋零,而缺乏共情管理就很可能是造成這個悲劇的開始。
如果在最初,家長可以多體諒一下孩子的處境,孩子認為能夠被理解時,他們自身的痛苦就會減輕,也許所有的一切都會不同。
02.
當然,想要擁有共情能力,需要家長和孩子正向溝通。
有人說:最怕孩子在外面受到打擊,回到家還受到自家人的落井下石般的二次打擊,不要說是孩子,大人都受不了。
是啊,很多家長都低估了語言的殺傷力,不再用錯誤的溝通方式,將你和孩子的距離越推越遠。
我們要明白,溝通是件相互的事,那麼我們可以從哪方面開始改變呢?
1. 在教育孩子前,先理清自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喜歡先搬出一套大道理,無所謂適不適合自家孩子。
在試過所有方法後,常常會感嘆:真的是沒法教了,我已經儘力了。
但事實上是家長根本沒有發現是自己的問題,到最後反倒變成孩子的錯。
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一定要先理清自己的情緒,然後在用自己的言行,配上得當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時候成年人因為某件事情不滿而教訓孩子,最後罵著罵著,變成了大人在發泄自己的情緒。
也許已經不是孩子的錯誤,而是家長自己的各種情緒積累,卻全部發泄到孩子身上。
2. 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我們給孩子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非將孩子的人格定性。
不要再用「豬腦子」、「比不上人家」、「白痴」等負面標籤對孩子進行定位。
做一個優秀的父母,先從管住自己的最開始。
比如我小時候,有叔叔阿姨在一起會禮貌性的誇我:很乖啊,很懂事啊之類的。
可能人家也就是隨便說說,但是我媽媽一定會說:乖什麼乖,很好動,調皮死了。
於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不老實」的孩子,讓我一度產生自卑情緒,但長大後我才發現小朋友調皮不是正常的嗎,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3. 相信孩子,不要吝嗇你的讚揚
「馬斯洛金字塔」表示: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後,會產生需要被人尊重、被人認可的需求。
對孩子來講,體驗成功遠遠要比體驗失敗重要的多。
在家與孩子的路上,父母對孩子鼓勵越多,孩子就會變得更自信,也擁有更大的努力去奮鬥。
中國人都比較含蓄,總說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別發家的孩子這也好,那也好,自家的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做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有能力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懂得揚長避短。
但恰恰相反,我們小時候卻很容易被放大缺點,優點從不被提起。
當一個孩子從小都不被認可的時候, 你讓他哪裡的自信,沒有自信又如何內心強大呢?
03.
就像這條視頻下面也有很多人評價,說17歲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
但是為什麼17歲了,還會有這麼差的心理承受力呢?為什麼馬上就要成年的男孩子連母親的幾句責備都經受不了呢?
我一直都認為,家庭的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的教育和父母的學習。
作為家長,應該先具備「共情能力」,能夠體諒孩子的處境和心情,不妄加指責,不惡言相向,和孩子正向溝通。
我相信,擁有「共情能力」,是一個良好溝通的開端,更是父母與子女關係緩和的開始。
- END -
作者:凱爸
看完的讀者,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記得給我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