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固態硬碟時,小白最容易犯這些錯誤!
不少人在購買固態硬碟的時候,對於SSD的認知其實存在一定的錯誤,而這些錯誤往往導致你購買到不合適甚至劣質的固態硬碟,那麼選購SSD固態硬碟時都會遇到哪些誤區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M.2一定比SATA更快???
M.2一定比SATA更快這個觀點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現在就告訴你,這是錯誤的。M.2介面的固態有2種,一種是Socket2,另一種是Socket3,Socket2支持SATA與PCI-E 3.0X2通道,而Socket3支持PCI-E 3.0X4通道,雖然理論上半速的PCI-E 3.0X2都比SATA3.0快得多,但是在實際體驗中,哪怕是使用PCI-E通道的M.2固態硬碟,也不一定比SATA3.0更快,比如在玩遊戲進行載入或者開機的時候,一般差不多甚至偶爾會出現更慢的情況。
跑分高就是好???
很多人喜歡跑分,覺得分數越高越好,對於SSD固態硬碟也是一樣,覺得跑分高就說明速度一定快,但這其實誇大了數據的作用。跑分這種東西只能作為參考而已,並不是實際體驗,跑分時所展現出來的性能的差異在實際體驗上是很難感覺出來的,那麼怕兩個硬碟差了整整一倍,你也很難在實際體驗中感覺出來,當然跑分高的確實可能更快一點,比如打開文件快個1秒等等,快是更快,但實際體驗差距不會那麼大。
MLC一定比TLC更好???
快閃記憶體顆粒每次升級換代,都會有人覺得新的比舊的好,新的壽命長、速度快等等,雖然3K P/E的TLC確實在壽命上比10K P/E的MLC壽命更短,但是,你真的能用完固態硬碟的壽命嗎?不少人在意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哪怕你電腦報廢了,你的固態硬碟還能再用個好幾年,除非是物理損壞或者質量不過關,因為在日常工作娛樂的情況下,硬碟的讀寫數據量其實是非常低的,根本不可能耗盡壽命。
總結
給大家總結四句話,容量排第一,形態看需求,顆粒要原廠,價格要便宜。
首先,買固態肯定先看容量,純粹系統盤,一般120G就夠了,撐死256G。娛樂遊戲、軟體、文檔盤等,一般512G及以上,但多數512就夠了。
第二,形態就是指你的SSD要裝在哪,比如輕薄本那就是M.2介面的SSD,台式機也可以選擇SATA的SSD,當然如果想要空間更大的話,只要主板支持,台式機一般也選擇M.2的SSD。
第三,顆粒一定要原廠,Intel、鎂光、三星、東芝、西數、海力士,就這麼幾家,很好認,而且Intel、鎂光、三星、東芝、西數都有自己的固態硬碟品牌。
最後,價格要低,如果都滿足以上所有條件,那麼就比比哪個價格更低就行了。M.2的價格會比SATA更高,走PCI-E 3.0X4的會比PCI-E 3.0X2的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