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一夜一日游
從濰坊到青州有多趟長途客車,我乘坐的是3點50那趟,如果趕末班車得到6點30,那樣會有些匆忙。
到青州客運站已經是五點多,路上的水早已喝完,到路邊小賣部的時候,推薦的是嶗山可樂。店主人說,他們這裡都覺得嶗山可樂比一般的可樂好喝。我來了一瓶3元的嶗山可樂,除了味道稍淡之外並未品出其他的妙處。
從青州客運站坐公交到我預定住宿的地方有50分鐘車程,但因為路上沒什麼人上下,30多分鐘就到了。其實直線距離並不長,但是要繞一個u形大彎。青州的公交和其他城市的公交費用差不多,都是刷卡1元投幣2元的無人售票車。
實際上,從帝都到青州的高鐵,是非常方便的。
囍舍青旅
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名叫囍舍的青旅,就在青州宋城西邊徒步10分鐘可以走到的一個老街裡面。老街相當有些歲月,讓我想起濟南城裡面的情景,但是更破些。雖然是老街,但是並不臟,據說青州去年拿到了衛生城市,看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定的是六人間,這邊的消費比較低,33元一晚就能搞定。接待我的是一個感覺像初中生但是個子非常高大的孩子,他正在門廳裡面看電視里的手游直播。看到我就很殷勤地幫我把入住手續辦了。他是店主人家的兒子,這個青旅實際上是一個家庭旅館。房裡有蚊子,但他提供了驅蚊香,所以晚上睡覺不會有什麼問題。
孩子告訴我青州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物產,也沒有特殊的小吃。精華主要是在古街,青州博物館和附近的山。我只是匆匆路過,山什麼的就不考慮了。我告訴他明早會很早起身,他說他會留門,而且他睡得晚,客人晚歸也不要緊。他還告訴我,其實萬年橋一帶的古街是後來修整過的,原汁原味的古街是在東邊步行可到的昭德古街。我問他騎車可方便?他說古街雖然很長,但是不建議騎車,因為那邊是石板路,騎車體驗並不好。
進了門廊就是一個小院,裡面種滿了花花草草,布置得比較古樸和民俗,掛著玉米什麼的裝飾,風格和我見過的許多青旅類似。聽孩子說,前幾天來這邊住的人很多,主要是山東學生,可能臨近開學,人就少了。
小院里放著各種磨盤。只有一個公用洗手間,對面是一個公用浴室。但都只能進一個人,如果客滿的時候怕是會打架。浴室的特點就是站在一個磨盤上淋浴,水很好很熱。
因為剛走過十笏園的緣故,我的手機電量已經到了極限,所以插著充電,我洗過澡以後也就在床上休息,整個青旅都沒有人,院子里晾曬著衣服和毛巾,我猜有人在這裡長住。
從古到今的青州
青州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大禹治水以後,將中國區域劃為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但是青州的治所多次變更,而且華夏人控制的地盤是有限的。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上古時期,這裡是「不服王化」的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據說殷商的滅亡,就是商軍主力陷入了征服東夷的泥淖中而讓周軍有了可乘之機。建立周朝以後,周天子封姜子牙為齊侯,青州劃歸齊治下。歷春秋戰國之世,東夷人漸漸融入了華夏民族,從而整個山東地區都併入了華夏版圖。
秦統一以後,此地由齊國變為中央直屬的齊郡,到了漢朝時成為皇子的封國。但到了漢武帝時期,封國被中央收回,設為青州刺史部,都城設在廣縣。到了東晉時期,鮮卑人慕容德攻克廣縣,自立為皇帝,建立南燕,從而廣縣成為中國歷史上山東境內唯一的國都,只不過沒過多久南燕就被劉裕攻滅,廣固被推平,重新修建了東陽城作為青州州治。到了北齊,青州治所再次變更,到了今天的古街一帶,當時稱為南陽城。從此無論青州的名字如何變更,都沒有離開過南陽城。到宋朝,青州發展最為輝煌,之後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民國時期,變為縣治。
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綜合算來,青州一帶先後有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東關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如今古街中心在南陽城。
青州萬年橋
天黑了,電也足了,休息夠了,青旅裡面空蕩蕩沒有人。我換上休閑服,走到外面來,看到古街到處掛起了燈籠。原來這條街多半都是客棧和酒吧,但是很安靜。我順坡而下,走到河邊,看到河床很寬,卻是水泥的,基本上乾涸,是放光了水。前一段雨水來得太急,將沿河青州宋城的建築沖壞了不少,所以看起來除了高塔一帶高處還有燈火,河邊是一片混亂。為了修理,水都放幹了。我這趟來得不巧啊!
南陽城就在河對岸,黑壓壓的一片,要過去需要走過一座叫做萬年橋的石拱橋。
說起這座萬年橋,來頭極大。它的俗名為北大橋,位於古南陽城北門外,始建於宋仁宗年間,由樑柱式木橋改為無柱單拱木橋,叫「虹橋」。這裡水患較多,多次沖毀該橋,智慧的古人壘巨石以加固河兩岸,用數十根大木相貫,無柱,架為飛橋,造就了我國第一座木結構虹橋。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就是以青州南陽河上的虹橋為藍本。到了明萬曆年,當地投巨資將木拱橋改建成為石質聯拱結構的七孔橋,改稱為「萬年橋」。但到了清康熙年,橋被大水沖毀,繼而重修,10年才修完。如今,經歷過戰爭和人為破壞的橋,從外觀上看已經失去了原來古樸的味道。
夜色中的青州北街
青州古城文化旅遊的範圍約計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宋城;古南陽城區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南門街區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
河邊涼風習習,體感極其舒適。有老人推著車掛著燈在賣水果和油炸食品。從萬年橋上走過,恍惚有穿越之感。
其實我對青州的知識有限,最早知道青州來自於《水滸傳》。青州在《水滸傳》裡面和梁山好漢有過不少恩怨情仇,宋江第一次險些上梁山就是因了這青州南邊的清風寨事件(好像青州還真打造了一個清風寨景點,但路沒有修好),當時青州軍官秦明奉命鎮壓清風山土匪,被宋江設計擒拿,又派人穿秦明衣甲連夜在青州城外燒殺搶掠。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上當,處死了秦明的家人,逼迫秦明上了梁山。再後來,朝廷派去鎮壓梁山的將軍呼延灼戰敗,投靠慕容知府,慕容知府便派遣他鎮壓附近孔明孔亮為首的白虎山土匪,導致附近武松魯智深所在的二龍山和白虎山勢力加入梁山。宋江更利用新降的呼延灼賺開青州城門。秦明趁機殺入城中,手刃了慕容知府。
從萬年橋橋頭有一條微斜的上坡路,一直延伸到遠處,消弭在地平線。萬年橋的南頭原本有城關,是青州的古北關,如今已沒了城牆。從古北關往南到太保牌坊,是青州古北街,也是青州最為古老的街道。過牌坊後,為偶園街,直抵南城樓。周邊有衛街、東關真教寺等古建築。青石板的街道,黑瓦、青磚、紅欄、白牆。飛檐高挑的門樓店面,經營著文房四寶、古玩字畫,印古軒、紫寶閣、興盛堂、寶藝閣這些名號彷彿將我引入古老的時代。
但,夜晚的青州古街是安靜的,人寥寥。古門面前掛著紅燈籠,行人很少。走在青石板街上,偶然看到光著膀子的老人走過,因為涼快,連扇子都不用帶。
偶園街的牌坊
這種安靜舒適的漫步狀態一直持續到走穿北街,一條寬馬路從面前橫過,對面就是偶園街口。
晚上因為什麼都看不到,其實在十字路口往東兩百來米就是青州市政府。而太保牌坊下的偶園街燈火通明。地面很乾凈,沒有什麼垃圾。
從萬年橋頭到南端的阜財門,大約2公里,特色是街上的一個個高大牌坊。據記載,歷史上的青州古城內牌坊眾多,包括王府牌坊、文廟牌坊以及眾多地方名人的恩榮坊、科第坊等。明清朝代,青州在朝廷任職的官員眾多,府第、祠堂聚集城中,所立牌坊多在城區各街口府第附近。因古城內牌坊眾多且規格形式多種多樣,均帶有很強的裝飾風格。
青州古城街道中的牌坊基本屬於旌表賢人的類型,而且都是明代的。在明代,獲取了功名的人才在地方官府審核批准後,都能獲得一定數額的建坊銀,這一舉措使建坊之風風靡全國。
牌坊建築所佔面積相對較小,但其文化內涵卻高。坊額及聯句的題刻多出自名人之手,含義和書法各有千秋。牌坊上的各類精美雕刻和建築造型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建築水平和風格,其中有很多細節可以欣賞。
北門裡坊為北門大街之地標性建築,是二柱帶跨樓的牌樓,坊額為「北門裡」,抱柱聯為:「看似磚舊石殘,想當年九州商賈紛至,甚是熱鬧;其實人傑地靈,見今朝世界賓朋沓來,尤為繁榮。」反映了青州當時繁榮景象和名人眾多的歷史。
大宗伯坊頂額「聖旨」。題額右邊為「賜進士、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前兵科給事中、禮部侍郎、戶部尚書、侍經筵、東渚陳經」,左邊落款為「大明嘉靖乙巳孟春穀旦立」。此為旌表青州人陳經所立,在青州古城的夥巷口,今偶園街北段,立於嘉靖年間。陳經,字伯常,號東渚,明正德九年進士,累官至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當年立此坊時,陳經擔任禮部尚書,即「大宗伯」,故坊額中有「大宗伯」三字。此面的抱柱楹聯上聯是:立朝骨鯁,讜直敢言名已聞;下聯:平居性澹,門無干謁廉有聲。
下一個大牌坊簡稱太保坊,在衛街西本公祠堂門前,今城裡東門大街西段。臨朐籍而定居青州的馮氏世家共立有五座牌坊。分別為祖孫父子兄弟進士坊、一門科第坊、馮琦太子太保坊、三世天官學士坊和三世宗伯學士坊。馮琦,字用韞,號琢庵,萬曆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卒後贈太子太保,謚文敏。馮琦是明朝後期重臣、文學大家,是青州的精英人物。其事迹見於《明史》;其著作多部,均收錄於《四庫全書》。他的政績顯著,死後朝廷追封他為大學士。過去傳有「死後入閣,馮琦一人」的美贊。
抱柱聯上聯中提到「援朝凱旋」,可能指的是明朝應朝鮮國的請求發兵援助擊退日本豐臣秀吉侵略事件。馮琦也在此事上立有大功,故在此楹聯上讚美了一番。牌坊這一面楹聯的上聯是:提封依舊三千里;下聯是:社稷重新二百年。
柱國坊的主人劉珝是明代青州府壽光縣人,正統十三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明朝的三朝元老、宰相級人物,「柱國」是從一品勛階。劉珝於弘治三年死時,弘治皇帝為之親撰祭聯,也就是現在這個牌坊南面的抱柱聯,上聯為「忠裨於國,允稱一代名臣」,下聯為「孝表於鄉,堪稱三朝元老」。劉珝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歷仕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明憲宗稱其為「東劉先生」,並賜印「嘉猷贊翊」。此牌坊北面抱柱聯對,上聯為「忠廉立殿堂,史稱賢相,功與雲山並峙」,下聯為「仁孝滿鄉里,世譽楷模,德同陽水共流。此牌坊的頂額為「敕贈」,題額「柱國坊」,題額右邊的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劉珝」。「柱國」是文勛封號。左邊落款為「弘治辛酉榖旦」。
大學士坊是為旌表青州府諸城縣人翟鑾而立。翟鑾為明弘治十八年進士,官至謹身殿大學士,卒謚文懿。翟鑾此坊立於嘉靖年間。牌坊頂額為「御旨」二字,坊名「大學士」;坊名右邊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石門翟鑾」,左邊小字為「嘉靖癸卯季春吉旦」;此牌坊北面抱柱聯上聯為「體麗聲清,廷對分差標法度」,下聯為「心和意密,公裁明斷順朝綱」。 牌坊的南面抱柱聯上聯為「巡邊防三萬里,雄才大略固關塞」,下聯為「秉閣政十餘年,遠慮深謀為棟樑」。
一門科第坊也是是馮家的牌坊,立於明萬曆年間。當時,青州馮氏世家出了6位進士,3位舉人,滿門榮耀。該牌坊南面抱柱聯的上聯是「科第連綿,彰顯東州文運」,下聯是「事功卓著,堪稱北海世家;北面抱柱聯的上聯是「一門風雅,多少芝蘭玉樹」,下聯是「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
一門科第坊是經皇帝批准而建的。坊頂額有「聖旨」兩個金字。提額:一門科第。右額:旌褒馮氏進士裕惟重惟訥子履琦瑗舉人惟健惟敏子咸(將馮家的6位進士和3位舉人的名字一一列出)。左額:大明工部奉敕立萬曆丙戍穀旦。
尚書里坊旌表青州人石茂華,立於明嘉靖年間。石茂華是明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三邊總督,卒贈太子少保,謚恭襄。該坊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3.8米,總高度11.48米。牌坊的題額是「尚書里坊」,南面抱柱上的對聯,上聯是「一撫重鎮,居然千里干城」,下聯是「再秉節鉞,允矣三邊鎖鑰」;北面抱柱聯,上聯為「築洪堤明訴訟一方大任」,下聯為「平內亂滅倭奴萬古英豪」。可以說,這兩幅對聯是對石茂華政績的高度概括。石茂華的事迹除見於史料記載外,還有許多故事和傳說,如《聊齋志異》中《諭鬼》一篇,說的就是石茂華鎮鬼的故事。石茂華曾任兵部尚書、三邊總督,聲名卓著,傳說連鬼都怕他。
海岱都會坊是靠近南門的最後一座大牌坊,在歷史上曾經為山東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見證。青州地處海(東海)岱(泰山)之間,歷代為都會之地和軍事重鎮,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貿發達,商賈輻輳,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這座牌坊為彰顯古代青州的歷史地位而立,是青州古城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該坊四柱三門式,總高度9.4米,總寬14.4米。中間之門寬闊,可以通車馬。一般情況下,官員可以走中間,平民百姓走兩邊的小門。
帥哥靚女閑逛的街道
和濟南山師門前看到如花大陣的情形不同,青州古街上走動的多半是帥哥靚女。我走過很多商業街,但是像在青州古街上見到的這樣密集的,實屬少見。
這邊走動的少男少女的漂亮不像大城市那種用濃妝麗服包裝出來的形象,而是相對淡妝,個子高挑,皮膚柔白,五官清秀。
在柔和的燈光下,恍恍惚惚想起了《大明宮詞》中小太平公主和薛紹見面的情形,又像那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一船星如雨」。而那走過的少男回頭牽少女的手的時候,恰似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獨行的我此時卻成了荷塘邊多餘的朱自清,「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青州古街其實並不存在特別豐富的產品,屈指可數的幾個當地品牌,從街頭賣到街尾,無非是類似北京稻香村似的糕點。
當然也有時尚奶茶咖啡果汁什麼的,那又太像大城市的商業街。唯有光膀子的老人在路燈下扎金花的鬧騰,倒有一些老城市的生活氣息。
在宋槐一帶街面僅有的六七家小吃攤,是這個古街上人氣最旺的地方。這裡賣的碳烤粉絲,是我之前沒有吃過的,點了一份,8元。年輕的攤主告訴我,這個也不是本地特產,從外地學來的,不過配方是自己調的。今天街上人不多,是因為青州一年一度申辦衛生城市的日子來了,所以大部分攤子都歇業。
粉絲是用錫紙盒子當鍋,用高湯煮的,裡面有不少海貨,味道十分鮮美。
我跑到對面烤串攤子吃了卷餅。因為壽光水災,平時1元一串的香菜漲價到了兩元。調的醬味道一般般,口感有點油膩。
在古街南段,路面兩邊開鑿了池塘,小橋流水,別有韻味。只是,南段的古街分支還沒有修完,此時正用路障攔截,不能靠近。
古街的盡頭是高大的城門阜財門,也是青州南陽古城的南門,南陽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金、元、明、清為路、行省、府署所在。磚城建於洪武三年,有海晏、岱宗、阜財、瞻辰四座城門,衙署、廟宇、教堂、書院、府邸、公館、會館、商號、店鋪、票號、鏢局等羅布其中。重建的阜財門門樓為磚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二層重檐帶周圍廊歇山式建築,磚木結構。南城門城台內設兩層,古時作為藏兵洞,城台中部的券洞內兩側各設有三個券洞門。進入藏兵洞,通過樓梯可上到城門樓內。城台東西兩側另設東西登城馬道。
青州園林偶園
偶園街上的偶園是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的私家花園,又稱為「馮家花園」。馮溥在京城為官時住在萬柳園,他將皇帝賜給他在青州的宅第稱為「偶園」,取「無獨有偶」之意。這個園子以前不開放,近年來修繕完畢才成為景區,青州籍居民可憑身份證免費進入,外地遊客成人票是30元,預估內容比十笏園會少很多。
看景點介紹,了解到這裡是中國倖存的為數不多的「康熙風格」的園林建築(目前來看,這種園林最完整的應該是北京恭王府)。偶園的規模不大,園內栽種的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經四百餘年,三株明代留下來的迎春花,每年隆冬都會綻開滿枝黃花。在偶園最特別的是偶園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園東、南兩牆環列,在結構上分坪、峰、澗、台四部分。
據古書《偶園記略》記載,偶園主要的建築有:一山(三峰假山),一堂(佳山堂),二水(瀑布水、洞泉水),三橋(大石橋、橫石橋、瀑水橋),三閣(松風閣、雲境閣、綠格閣),四池(魚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四亭(友石亭、一草亭、近樵亭、卧雲亭)除了假山,偶園內還存有福、壽、康、寧四大奇石。這些奇石在當時就有一兩石頭一兩銀的說法,可見這些天然巨石的珍貴。
只是,青州之行太匆匆,晚上不開放,而次日經過的時候天將下雨,最後只能放棄入園參觀了。
從老槐樹到昭德古街
晚上聽同住的學生提到早餐以老槐樹旁邊的水煎包最有名,決定早上再去古街一趟。早晨,街上靜悄悄的,石板地上幾乎可以走出回聲來。
出街口沒走幾步就看到了萬年橋,白天里看到乾涸的南陽河和七零八落的宋城。
從北關走上坡,那些販賣文房四寶的老店依然閉門,一隻早起的小狗從巷子里慢慢出來,盯著我看,友好地搖尾巴。不過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喂它。
曙光下可以把路邊看得更清楚,東面有以正面牆製作了東門繁華圖磚雕,有點類似清明上河圖,將我走的這條街的清朝時代描繪了出來。在這條老街的不起眼的巷子里其實還有其他遺址,但那些只能從地圖上看標註了。
或許我起得太早了,但是勤勞的青州人還有起得更早的。走到夥(伙)多巷,看到有一家在賣牛肉水煎包的,2元一個,豆腐腦也是兩元一碗。我可能是餓了,等不到走到宋槐下面,就在這裡點了兩個水煎包,一碗豆腐腦。山東本地的豆腐腦的放料似乎沒有北京的豐富,總之是沒有北京賣的山東豆腐腦好吃(但是比濟南的山東豆腐腦還是強一些),水煎包還好,但是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有點油。
往南從大宗伯牌坊下面過,看到一個老太太在賣很奇怪的東西,叫黃米糕。我問了一下,5元一大碗,感覺有點像是用小米蒸的八寶飯,裡面紅棗花生放了很多,分量大到可以四個人一起吃,我大概吃了三分之一。然後繼續往宋槐的方向去。
看到前面人山人海排隊,我就知道我已經到了。招牌是「老槐樹煎包」。門外人特別多,都沒有座位坐,但實際上店裡面是有座位的。我排隊又來了兩個煎包,一個是牛肉的,一個是豆腐的,豆腐的一元。來了一個豆腐腦。
點,總之,我得吐槽青州的豆腐腦是帶湯水的,比較稀,沒有想像的香,但是比前面那家還是感覺好,也沒有那麼油膩。平心而論,特別受歡迎的豆腐煎包除了便宜一半以外,和牛肉煎包比沒有什麼優勢。不難吃,但是也沒有驚艷。這家名店的煎包一般般,只能說是沒有不好吃,但是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象。當然,這個時候其實我吃得有點飽了。
站在這個路口,我仰頭看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的高大的槐樹,葉子集中在腰部,不知道樹冠是不是已經死掉了。路過的人都仰頭看它,拍照,但是其實並不是美麗的樹。據說是宋朝留下來的,是青州地區最老的樹,但我總疑心它沒有一千歲。
我拿著黃米飯邊吃邊往東走,那是一條比較寬的巷子,可是實際上是通往古青州東門的東門大街。青州現存的古街其實只有一部分,讓青州像一根從北到南的油條,東西比較短,南北很長。走不遠,北邊路邊上鎖的一個場地是青州的貢院,門口塑造了來趕考的考生的銅像,從敞開的門裡面可以看到青銅的孔子。這裡估計是開放的收門票的參觀點。不過我來得來早都沒有開門。
不過幾百米,路往東南折,路邊有什麼錢局的故址,兩邊開門的店都在賣一些吃了一個就可以一天不用吃飯的餅。我沒有興趣,一直往東走,因為路標顯示昭德古街就在那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