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了千年的補血妙方!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一、補血劑
適應證:血虛之證。
主症:面色無華,頭目眩暈,唇爪不榮,心悸失眠,舌淡脈細,或婦女月經不調,量少色淡,閉經不行等。
常用藥:熟地黃、當歸、白芍、阿膠、龍眼肉等。
代表方: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等。
岐黃小廣告
酸棗仁入葯,始見「神農本草經」。漢代大醫家張仲景,用酸棗仁湯治療虛勞虛煩不得眠,中醫2000年來傳承運用,功效顯著;適用失眠不眠、心虛膽怯、思慮過度、虛汗,建議食用時間,睡前30-40分鐘,每次15克。特別加入黃精、桑葚、百合、桂圓、白茯苓等,大補五臟!
二、四物湯
四物湯中歸芎,白芍熟地加成,入營調和沖任,血家百疾通融。
方劑組成: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地黃15克。
功能主治:補血和血。用於營血虛滯證之頭目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或閉經不行,臍腹疼痛,面色及唇爪無華,舌淡,脈細弦或細澀者。
簡便方歌:補血四物湯,歸芎地芍襄。
方義陳述:本方中,熟地黃為君葯,甘溫滋膩,養營補血;當歸為臣葯,辛而溫和,補血行氣;芍藥、川芎為佐葯,養血斂陰,祛瘀止痛。四味葯中,有血中血葯、血中氣葯,以補為主,補中有行;以和為用,和中有化。諸葯合用,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共成補血調血之功。
本方為補血調血之基礎方,原本為外治療傷所設,後為婦人諸疾所用,而後成為各科治療相關疾病的通用方,足見其影響力和奧妙處。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血液系統相關疾病、冠心病、婦女月經不調及胎前產後相關疾病的治療。
臨案心語:人之動力,氣血而已;人之疾病,氣血而為。論血之為病,幾無血實之疾,而以虛證居多。治病必治血,上工之治也。四物湯是補血調血的基本方,沒有不用此方而為醫者,正所謂《湯頭歌訣》中「血家百病此為通」之義。地黃有生熟之分,用熟者,取其補也;如血病在熱,可改用生地黃。芍藥有赤白之別,用白者,取其柔也;如血病在瘀,可改用赤芍。著名醫家蒲輔周有論:「此方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瘀血者,俱改白芍為赤芍;血熱者,改熟地黃為生地黃。川芎量宜小,大約為當歸之半,地黃為當歸的二倍。」(《蒲輔周醫療經驗》)蒲老臨床經驗之濃縮,不可不參。
岐黃小廣告
適合情志抑鬱、經少不暢、肝氣鬱結、口乾口苦、肝血不足、易生氣、食慾差等
三、當歸補血湯
當歸補血黃芪,血證遊刃有餘,補血生血退熱,又主婦人血虛。
方劑組成:黃芪30克,當歸6克。
功能主治:補氣生血。用於血虛發熱證之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者;亦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後久不癒合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重用黃芪為君葯,補肺脾之氣,固肌膚之表,以資氣血生化之源;當歸為臣葯,養血和營,補血行氣。二葯一君一臣,一陰一陽,一氣一血,一唱一和,使陰陽互用,氣血互生、陰生陽長,氣血俱生,最終達到衛外固表、補虛除熱的目的。
本方為治療血虛發熱的代表方,鑒於「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原則,重用黃芪,補正氣而攝浮陽;佐以補血,固根本而入陰血。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過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糖尿病合併潰瘍、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本方名為「當歸補血湯」,卻以補氣的黃芪為君葯,豈不怪哉!其實不怪,血為氣所依,氣為血所託,本方之治,血虛是實,為病之本;而陽虛浮越在外為急,是病之標。「此時陽氣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時固里不及,不得不從衛外以挽留之。」(清·張秉成《成方便讀》)醫者重用黃芪,有內外兼顧、標本兼治之妙:既治其標,立時挽回浮越之陽氣,使發熱之症減;又治其本,使血有所依附,虛象有所回復。氣回血生,氣行血行,加之當歸養血和營之功的有效發揮,兩功相濟,補血之用得也。補氣生血,為中醫治療之大法,李杲用兩味葯做出如此完美之詮釋,其體用之深不能不令人折服。
岐黃小廣告
千古養血名方:玉靈膏,蒸過100次後吃了不上火、不甜膩,補血益氣、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適合女性氣血虛、月經偏少、蹲下起來頭暈、睡不好煩躁,面色萎黃、嘴唇蒼白無血色、精力不濟、脾胃虛弱;玉靈膏補足正氣、陰血,可以使得面色紅潤、氣色好、精力充沛。
四、歸脾湯
歸脾湯中四君,芪歸龍眼棗仁,木香遠志姜棗,益氣健脾養心。
方劑組成:白朮18克,茯神18克,黃芪18克,龍眼肉18克,酸棗仁18克,人蔘9克,木香9克,炙甘草6克,當歸3克,遠志3克,生薑5片,大棗1枚。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用於心脾氣血兩虛證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氣短乏力,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者;脾不統血證之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瀝不斷,便血,皮下紫癜,舌淡,脈細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黃芪、龍眼肉共為君葯,補益脾氣,滋養心血;人蔘、白朮、當歸、酸棗仁共為臣葯,增補脾益胃之力,添安神定志之效;茯神、遠志、木香、炙甘草共為佐使葯,養心安神益智,補心益脾和葯;生薑、大棗為引,調脾胃,滋化源。諸葯心脾同治,補脾為主;氣血雙補,補氣為重,使氣催血生,氣血兩旺。
本方為補益心脾之常用方,自宋代問世以來,為後世諸多醫家所倚重並發揮,其功能也不斷得到補充、完善和創新,今人的研究也多有成果。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神經衰弱、心臟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牙齦出血、子宮發育不良、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更年期綜合征、痹證、老年皮膚瘙癢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歸脾者,歸之於脾,開明宗義,補脾是其主要功能,這是原方創製者宋代醫家嚴用和的原意,是他在四君子湯基礎上的發揮和發展;元代醫家危亦林在應用中有所發現,因此為它增加了治療脾不統血而致的吐血、下血的功能,使其作用向與心有密切聯繫的血證方向邁進了一步;明代醫家薛己,則乾脆在原方中加入當歸、遠志二葯,明顯增加了補心的元素;清代吳謙等在《醫宗金鑒》中進一步總結、完善前人的經驗,使它真正成為具有心脾同治功能的代表處方。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本方立足於後天之治,體現補脾以養心、益氣以生血的宗旨。這則處方的組成及功能演變過程,給人們的啟示是:一個處方、一種治法的成功,是無數醫家長期實驗應用的結果。在實踐中傳承,在傳承中創造,是中醫學得以不斷進步、發展的重要途徑。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早睡早起占人體健康的70%,幾點起床最健康?
※這下有救了,便秘的分型與中醫辨證治療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