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線性馬達到底有什麼樣的優勢?它能夠在哪些場景發揮何種作用?第三方 app 或遊戲又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實現更好的觸覺反饋?

以上這些問題,對於從來沒有感受過真實細膩的「觸覺反饋」的用戶而言可能會一頭霧水,甚至認為線性馬達沒有任何用處,感知不到它可能帶來的美好體驗。

過去兩年里,我一直在關注這項技術的發展,也在不少內容中分享和科普過不少關於線性馬達的信息,同時也在私下裡反饋給不少手機廠商的產品經理。在這次的文章里,我想藉此機會和大家進一步聊這個話題:

在智能手機上,觸覺反饋的現狀,和它可能迎接的未來。

談論任何未來之前,我們肯定要洞察到技術的發展趨勢,目前除了 iPhone 外,Android 陣營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採用觸覺更加真實細膩的「橫向線性馬達」,已知產品包括 Google Pixel 3 系列、魅族 16th 系列與 16s 系列、OPPO Reno 十倍變焦版、索尼 Xperia XZ2 等,未確定的產品則有 LG V50 ThinQ、三星 Galaxy Fold、OnePlus 7 三款。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圖片上的線性馬達對應機型為:

左一 iPhone 6s

左二 iPhone 8

左三 iPhone XR

左四 iPhone XS Max

右一 魅族 15 系列及更新機型

右二 SAMSUNG GALAXY S8 及更新機型

那麼,對於未來的智能手機而言這項技術又將意味著什麼?這裡我們不妨大膽想像一下未來智能手機的形態,又或者說人機交互會變成什麼樣,我想這應該不難想像得出吧?畢竟許多科幻片裡面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線索。

一、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線性馬達是如何改變智能手機的觸覺體驗。

目前,全面屏手機已經在屏佔比方面實現了極大的突破,未來隨著工藝的成熟早晚會變成一整塊屏幕,而當整個手機的正面都是屏幕時,我們與屏幕的交互僅僅只有視覺和聽覺是肯定不夠的,還缺了個觸覺,那麼智能手機應該要怎樣才能實現真實的觸覺?

答案自然就是線性馬達,又或者準確點說,線性馬達只是當前的一種技術方案。

事實上,觸覺反饋是目前整個消費電子行業都在想辦法解決的問題,比如 AR 和 VR 的互動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如果你的手上沒有任何東西,你會感覺自己與虛擬物體的交互猶如接觸空氣一樣沒有任何反饋,因此大多數 VR 產品會配備觸覺體驗非常出色的手柄,為玩家提供真實的觸覺反饋。

智能手機也是同樣的道理,Apple 從 iPhone 7 開始就去除了機械結構的 Home 鍵,直接消除用戶一直以來都很關注的 Home 鍵壽命問題,在更早之前他們還在 MacBook 上採用了「力度觸控板」,提供了絕佳的觸控板按壓體驗。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Taptic Engine 在 iPhone 6s 系列上的首秀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MacBook 的力度觸控板

在 HTC U12+ 上,我們還可以看到 HTC 直接把音量鍵和電源鍵都做成了壓感按鍵,可惜這款手機沒有用上體驗更好的「橫向線性馬達」,實際體驗效果較為一般,甚至還會產生誤觸。

今年初我還短暫試玩了一下 vivo APEX 2019 概念機,這款產品則更加激進,它直接消除了機身所有按鍵,全部採用壓感鍵,且沒有任何開孔或突起。在我看來這個設計還是過於概念化,好比如沒有凸起的話用戶怎麼感知得到按鍵的位置呢?

因此,合理利用觸覺技術就變得非常重要,舉個例子,我現在佩戴的手錶是 Apple Watch Series 4,與前代產品相比這一代的改進是「數碼錶冠」有了更加真實的觸覺反饋,當我旋轉「數碼錶冠」的時候不再是轉動空氣,而是會感受到一種彷彿在轉動旋鈕的「觸覺」,而這個「觸覺」便是靠「橫向線性馬達」模擬出來的。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這張 ifixit 的拆解圖得以說明 Apple 有多重視觸覺的體驗

談到 Apple Watch,實際上它還有一項體驗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當我解鎖 MacBook 的時候,它會利用「橫向線性馬達」模擬出一種強弱分明的解鎖「觸覺」,加上恰到好處的解鎖音效,我便會察覺到一種手錶似乎解開了「一把真鎖」的錯覺。

總結一點,「橫向線性馬達」並不是一種單純為了某個具體功能而服務的技術,從上面提到的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得到,它是在增強人機交互的真實感。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事情。當年 OnePlus 2 作為 Android 陣營里最早實現 Home 鍵 「無需按壓」的手機,當初一加對外的宣傳重點便是「無需按壓」,可惜他們並沒有考慮「無需按壓」的背後所產生的落差感。反過來 Apple 就不是這樣子,同樣是「無需按壓」,它通過利用更好的「橫向線性馬達」讓你產生一種「真的按下去」的錯覺。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歷代 iPhone 配備的 Taptic Engine 橫向線性馬達

因此,通過利用體驗更好的觸覺反饋,它不僅可能消除掉智能手機上的按鍵,更能模擬出真實世界的物理觸覺,而這就是線性馬達所帶來的改變。

二、

設備有了能夠模擬出真實細膩的觸覺技術後,接下來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將它的價值最大化,因此,它必須要滲透到智能手機的每一項體驗當中。

這裡我列出幾個例子。

1、當你接到來電時,整個手機便會開始振動,這個時候鈴聲就可以跟觸覺反饋結合到一起,從而實現一種聽覺與觸覺的美妙結合。

大家可以試試在 iPhone 7 或更新機型的 iPhone 上,選擇「急板」「雷達」等鈴聲感受一下就知道,你會發現觸覺會有強有弱,振幅會有長有短,從而與聲音的高低和節奏碰撞到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將觸覺和聽覺相結合的遊戲耳機,例如雷蛇去年推出的「影鮫」遊戲耳機就配備了觸覺真實細膩的線性馬達,它會根據遊戲內的聲音和節奏產生觸覺,從而為玩家提供更加沉浸的娛樂體驗。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索尼從 Xperia XZ2 開始加入的動態震動功能

在手機方面,索尼 Xperia XZ2 也率先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當你觀看影片時手機的觸覺也會同步進行反饋,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雖然索尼採用了「橫向線性馬達」,但是這顆馬達的體積偏小導致觸覺表現欠佳,不夠真實細膩。

2、如果你經歷過智能手機的全鍵盤時代,那麼你可能會懷念敲下每一顆物理按鍵的美好。

事實上,現在我們只要藉助觸覺反饋即可重新找回這種感覺,儘管目前還無法做到讓你獲得如同敲擊物理按鍵般的快感,但至少在輸入時你會感受到一種反饋,而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你有一部採用「橫向線性馬達」的智能手機,不妨試試開啟輸入法的觸覺反饋感受一番。

- iPhone 7 或更新型號的 iPhone 用戶推薦下載「搜狗輸入法」,非國區用戶可下載「Gboard for iOS」

- Pixel 3 系列用戶推薦使用「Gboard」

- 魅族 15 系列、魅族 16th 系列用戶推薦使用系統輸入法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iPhone 搭配搜狗輸入法「黑色無縫」皮膚

說到觸覺與虛擬全鍵盤的結合,最早還要追溯到諾基亞 N9 的年代,當時全鍵盤手機仍然是市場的主流之一,而 N9 卻是一款沒有配備物理鍵盤的智能手機。為此諾基亞通過利用觸覺技術,從而讓用戶仍然可以在 Meego 的虛擬全鍵盤上享受敲擊「按鍵」的快感。

3、智能手機的形態在近十年里發生了不少變化,這使得我們與手機屏幕之間的交互也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只需簡單的手勢即可完成各式各樣的操作。

- 上滑回到桌面……

- 上滑懸停呼出多任務……

- 右滑返回……

這就是當下我們所熟悉的主流全面屏手勢,也是我們目前和智能手機產生交互的方式,既然是交互,那麼必然就要讓用戶感知得到關鍵操作的反饋。正如我前面所談到的,僅有聽覺和視覺的反饋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觸覺反饋,所以當你使用全面屏的 iPhone 時,你會發現「上滑懸停呼出多任務」手勢會產生觸覺反饋。

為什麼?同樣都是上滑的操作,用戶該如何判斷「回到桌面」和「懸停呼出多任務」這兩項操作的差異?這裡我先舉個例子,部分 Android 手機的全面屏手勢就採取短滑和長滑來判斷「返回」或「回到桌面」,在我看來這是很失敗的一種方式,理由很簡單,每個人對於短滑和長滑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多短的滑動算短滑?多長的滑動算長滑?

回到前面的問題身上,讓用戶判斷「回到桌面」和「懸停呼出多任務」這兩項操作的差異,最直接和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觸覺反饋,當用戶感知到觸覺時便知道下一步是什麼。類似的操作還有 Chrome for iOS,當你下拉刷新和鬆手時,分別會有兩種不同力度的觸覺反饋告訴你刷新操作是否成功了。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回到桌面,直接上滑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懸停呼出多任務,帶有觸覺反饋

沒有什麼能夠比觸覺反饋來得直接和快速了,畢竟視覺反饋是集中在屏幕的關注,例如你點擊了某個按鈕,你一定要看準那個位置並按下去,而手勢則是一種自然的交互,即使你閉上眼睛也可以輕鬆使用全面屏的各個手勢,這才是最極致的體驗。

可惜大多數設備並不具備將觸覺作為第一優先順序的反饋,原因是它們缺乏一顆高質量的線性馬達。就拿當下主流的 Android 設備為例,它們基本都是採用「縱向線性馬達」,與「橫向線性馬達」相比體驗明顯遜色了不少,無法呈現出真實細膩的觸覺,從而導致用戶對觸覺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直接選擇關閉觸覺。

值得慶幸的是,當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重視線性馬達的體驗,我們有理由相信一點,從 2019 年開始「橫向線性馬達」將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而這項體驗也將成為數字尾巴評判旗艦機的核心標準。

三、

「觸覺反饋」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手機廠商的關注,核心因素有多個方面,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大廠商在推動品牌升級的同時也進行了產品升級,他們開始研究此前從未關注到的用戶體驗,開始重視起長期以來被忽視的產品細節。那麼在這樣一個背景前提之下,觸覺反饋在未來又會取得什麼樣的技術突破呢?

縱觀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史,人手擁有一部全觸摸屏的智能手機也不過是近十年來才發生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智能手機的視覺和聽覺不斷得到提升,而觸覺則是在 Apple 的大力推動之下才有了從「轉子馬達」到「線性馬達」的進化,使得智能手機的觸覺體驗上得到質的飛躍,並得以呈現出真實細膩的觸覺反饋。

不過線性馬達也有它的弊端所在,以體驗最為出色的「橫向線性馬達」為例,它的體積偏大,這對於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機來講可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因此,硬體層面上如何做到體積更小,觸覺更加真實細膩將會成為重點的進化方向。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iPhone XS Max 的線性馬達體積是迄今最大的

至於未來會是哪一種新技術成為主流,是「壓電馬達」或者是其它類型的馬達,那就是後話了。

在行業趨勢方面,摺疊屏極有可能會成為智能手機下一個十年的主流形態。我們先不聊摺疊屏可能發生的不同形態,以目前量產的摺疊屏手機為例,它的到來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Phablet」,即平板手機。當屏幕摺疊時它就是一款智能手機,而當屏幕展開後即可化身成為一款小尺寸的平板電腦。

此時問題就來了,由於摺疊屏的尺寸過大,單個線性馬達必然無法提供出色的觸覺反饋,加上摺疊屏擁有更大的內部空間以及可摺疊的特點,所以不排除未來會有一些設備採用多個線性馬達。

此前微軟就申請了一項專利,他們將會在摺疊屏設備的鉸鏈區域內置多個線性馬達,其中一面屏幕甚至會顯示虛擬的觸控板和鍵盤,並通過線性馬達模擬物理鍵盤的真實觸覺。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摺疊屏形態的 Surface 概念圖丨由 David Breyer 創作

摺疊屏擁有大尺寸屏幕的優勢,加上 5G 網路和雲遊戲的到來,不排除未來摺疊屏手機會提供類似任天堂 2DS 一樣的玩法,上屏顯示遊戲畫面,下屏則是虛擬按鍵,憑藉媲美物理按鍵的觸覺反饋,這無疑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這一次,我們來深入聊聊線性馬達和智能手機的觸覺反饋

LG V50 ThinQ 雙屏遊戲展示丨圖片來源 The Verge

智能手機的另一個進化方向是整機無開孔,即消除所有機械按鍵,藉此大幅提升防水防塵性能,並徹底解決機械按鍵的壽命問題。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技術才能推動這項體驗呢?或許真實細膩的觸覺反饋會是一個好辦法。

AR 是移動設備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它極有可能會變革智能手機的影像。現在,你的 iPhone 或 iPad 還不能憑空創造一個虛擬世界的物體,而當這一天到來時,或許你就可以藉助 3D 攝像頭將現實世界的物體進行虛擬化,那麼我們該如何與 AR 世界產生帶有觸覺的交互反饋呢?

上述這些舉例並非是憑空想像出來,部分體驗已經實現或即將到來。總之,無論是人機交互,或是技術發展的趨勢,種種跡象已經表明:

「觸覺反饋」已經真正成為了智能手機不可或缺的核心體驗。

它不是一項孤立存在的體驗。

它和聲音結合在一起時,影音體驗更加身臨其境;

它和交互結合在一起時,指尖與屏幕的每一次觸碰變得更加真實細膩;

它和輸入結合在一起時,以另一種方式重拾全鍵盤的美好;

它和遊戲結合在一起時,享受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

好了,關於線性馬達與智能手機的觸覺話題這次就聊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交流。

一些關於觸覺體驗、線性馬達的補充信息:

  • 在 Android 陣營,配備「橫向線性馬達」並不意味著手機就能擁有媲美 iPhone 般的觸覺反饋,還要藉助觸覺演算法並與第三方 app 進行共同優化,才能最大化馬達的性能;
  • 「橫向線性馬達」和「縱向線性馬達」擁有眾多型號,它們在性能與尺寸均有差異,體積最大的「縱向線性馬達」若有出色的觸覺演算法加持,亦有可能實現媲美「橫向線性馬達」的體驗;
  • 本文提及 Galaxy Fold 和 LG V50 ThinQ 可能配備了「橫向線性馬達」,是因為本人上手體驗了真機,純粹是從觸覺體驗進行猜測和判斷,仍需等待進一步的拆解才能判斷;
  • 最好的觸覺反饋只在 iPhone 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