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貧血?可以查查幽門螺桿菌

貧血?可以查查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除了與很多胃病有關,其與很多胃外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而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外疾病的相關性研究已成為近年來的熱點問題。

1991年,國外學者首次報道了1例13歲患兒,因缺鐵性貧血而出現了暈厥癥狀,經檢查發現患兒合併了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活動性胃炎,當成功根除了患兒的幽門螺桿菌後,在沒有補充鐵劑的情況下,患兒的血紅蛋白水平恢復正常,貧血糾正,疾病獲得了痊癒,提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對人體鐵的吸收、代謝過程可能具有一定的影響。

此後已有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聯合鐵劑補充治療,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血清鐵、血清鐵蛋白水平的恢復,明顯高於單純補充鐵劑的患者。

缺鐵性貧血目前被認為是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係最為肯定的一種胃外血液系統疾病。國內外關於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的相關共識中,均已將缺鐵性貧血列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和根除治療的臨床疾病指征,尤其對於難治性或者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缺鐵性貧血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細菌定居於胃內導致機體鐵丟失增加、胃內pH值變化影響鐵的吸收、細菌生長利用血清鐵和消耗血漿轉鐵蛋白等因素有關。

慢性失血: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出血糜爛、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疾病,進而導致人體慢性失血,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鐵吸收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胃體黏膜萎縮,導致胃酸分泌減少以及胃液中維生素C減少,從而影響鐵在胃腸道的吸收。

細菌與人體競爭鐵:鐵是幽門螺桿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人體在感染幽門螺桿菌時,機體內其他部位的鐵可能被轉運至胃黏膜,使鐵被競爭性消耗而影響機體造血。

但是並非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都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還應針對不同患者具體分析。

1984年,國外學者首次發現並報道了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維生素B12吸收不良之間存在相關性,進而導致維生素B12缺乏。此後有研究結果發現,在43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有29例(67.4%)存在維生素B12缺乏,而在血清維生素B12水平在正常範圍偏低的患者中存在較高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2017年頒布歐洲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診療共識已將維生素B12缺乏納入了幽門螺桿菌檢測和治療的臨床疾病指征。

維生素B12與鐵一樣,也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維生素B12缺乏,也可以導致人體發生貧血,由於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貧血,被稱為巨幼細胞性貧血。

除了可導致貧血,維生素B12缺乏還可以引起人體出現神經和精神癥狀,近年有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有一定相關性,其原因部分可能與細菌感染導致的維生素B12缺乏有一定關係。

作者:成大夫 來源:成大夫談消化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第六屆阿斯利康消化高峰論壇
根除Hp竟會妨礙內鏡下診斷?不可不知的根除治療導致的內鏡下變化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