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富汗和我們是鄰國,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阿富汗和我們是鄰國,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沒有瓦罕走廊,我們和阿富汗不會接壤。很多時候,對著地圖冥思苦想,類似阿富汗這樣奇形怪狀的國境線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位於中亞的國家,東部地區幾乎被塔吉克和巴基斯坦完全阻斷,但卻硬生生地從兩個「斯坦」之間伸出一隻觸手與中國為鄰。

如果從塔吉克或巴基斯坦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方似乎都有望與對方接壤,但偏偏被瓦罕走廊橫切一刀。那麼這個「任性」的通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瓦罕走廊介於興都庫什山以北,帕米爾高原以南,全長四百公里,最窄處只有十五公里寬。事實上,這條狹長的走廊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英國與俄國相互妥協的結果。十九世紀的沙皇俄國早已翻過烏拉爾山,將勢力蔓延到遼闊的中亞和北亞,這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中亞五國。當沙皇軍隊站在塔吉克的土地上向南遙望印度洋時,擋在面前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阿富汗。

而此時大英帝國也已經將南亞次大陸劃入版圖,這個時候根本沒有印度與巴基斯坦之分,所以站在今巴基斯坦的土地上,英國士兵與俄羅斯只隔著一個阿富汗。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上,阿富汗被英俄兩國反覆爭奪,最終在勢均力敵的前提下,雙方只能坐下來與對方談判。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在兩邊的勢力範圍之間就需要劃定一個緩衝區,於是瓦罕走廊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瓦罕走廊並不屬於阿富汗、塔吉克或英屬印度之間任何一方,而是大清帝國的領土。但十九世紀末的清廷是什麼樣子,我不說你也知道。1895年3月,英國與沙俄簽訂在帕米爾地區劃分勢力範圍的協議,其中就有將瓦罕走廊割讓給阿富汗作為雙方緩衝區的條款。而這個時候距離大清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只有一個月,羸弱的清朝廷除了向英俄提出抗議之外,一兵一卒都派不出去。

如今歷史已成往事,淡去了帝國時期的硝煙瀰漫,此刻的瓦罕走廊成為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溝通的重要渠道。從位置上看,阿富汗地處東亞、西亞、中亞和南亞的匯聚之處,屬於四戰之地,自進入近代以來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而瓦罕走廊又是阿富汗與我國唯一相連的陸上通道,如果得到充分開發,那麼阿富汗的豐富礦產資源就能夠通過這條走廊源源不斷輸出來,對於中阿的經濟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戰神宋武帝劉裕是如何快速進入山東滅掉南燕的?
戚繼光在台州抗倭之戰,為何能九戰九捷?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