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紅茶,是一個世界性話題。

什麼是最基本的問題?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答:特徵與分類

先說特徵。

紅茶最基本的品質特徵,便是紅湯紅葉。

干茶色澤偏深,紅中透烏者為上品。

味道甘爽甜潤,多有濃強鮮的特點。

紅茶有祁紅、英紅、滇紅、閩紅、越紅等不同花色。

花色雖然爭奇鬥豔,但也都要符合紅茶的基本特徵。

萬變不離其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各種紅茶.干茶

說罷了特徵,再聊分類。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中國紅茶,大致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其中紅碎茶在我國紅茶中一直不佔主流地位,在這裡也就暫不深入討論。

我們重點聊聊工夫紅茶。

工夫紅茶

忍不住吐槽幾句,趕緊拉回到正題。

小種紅茶的出現,既刺激了中國茶業的發展,也改寫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18世紀,紅茶在西方大眾社會得以廣泛推廣,成為普羅大眾不可或缺的飲品。

這時如果還是靠著武夷山一地,來供應全世界的紅茶消費者,顯然已不現實。

繁盛的貿易,刺激了中國紅茶進一步的發展。

小種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也開始被逐步打破。

自18世紀中葉開始,我國在小種紅茶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創製出了加工工藝更為精湛的工夫紅茶。

紅茶的產區,也從福建一省,擴張到了全國十餘個省。

我們今天所知的絕大多數紅茶,其實都在工夫紅茶的序列當中。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雲南代表紅茶,便是滇紅工夫。

廣東代表紅茶,便是英紅工夫。

四川代表紅茶,便是川紅工夫。

湖南代表紅茶,便是湖紅工夫。

白琳工夫.干茶

福建代表紅茶,除去正山小種之外,又先後創製出了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和政和工夫。

以上三種,世人統稱為閩紅工夫。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此外還有祁門工夫、浮梁工夫、寧紅工夫、越紅工夫、宜紅工夫等等。

當然,以上的分法還是以產地而論。

若是按照茶樹品種而論,則還可以分為大葉工夫和小葉工夫。

所謂小葉工夫,以灌木型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製成。

干茶色澤烏黑潤亮,所以又稱「黑葉工夫」。

祁紅和宜紅,都是小葉工夫的代表。

祁門紅茶.干茶

所謂大葉工夫,以喬木或半喬木茶樹的鮮葉為原料制茶。

干茶色澤金黃閃烏,所以又稱「紅葉工夫」。

新大航海時代

滇紅和英紅,則是大葉工夫的代表。

英紅工夫.干茶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工夫紅茶的出現,打破了福建一省生產紅茶的僵局。

工夫紅茶的出現,提供了中國紅茶暢銷全球的可能。

工夫紅茶的出現,是中國紅茶繼小種紅茶以來的一項重要突破與進步。

自此之後,中國紅茶的生產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20世紀初期,工夫紅茶逐步被紅碎茶替代,中國茶葉貿易才開始逐步衰落。

當然,這又是後話了。

二者區別

其實紅茶的製作,大體都是萎凋、揉捻、發酵與乾燥四個步驟。

那麼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是採摘標準。

小種紅茶產地桐木關,多是高山茶區,氣候寒冷,茶樹發芽遲緩。

一般要在每年四月底或五月初才開採春茶。

採茶時,選半開面三四葉,嫩梢較為成熟,糖類含量較高,有利於茶湯厚重滋味的形成。

工夫紅茶,算是小種紅茶的升級版。

所以鮮葉原料,要求更為精細。

一般講究四字訣,即嫩、鮮、勻、凈。

採摘標準為春茶一芽二葉,或是一芽三葉初展。

當然,到後來的金駿眉和英紅的金毫茶,直接把採摘標準定為了純芽茶。

所以說,金駿眉和英紅金毫算是工夫紅茶的一種極端創新了。

英德紅茶.金毫茶

在製作工藝上,工夫紅茶與小種紅茶也有區別。

因為小種紅茶的工藝,更多的是根據桐木關的特殊自然氣候應運而生。

而工夫紅茶的製作,是全國範圍的話題。

因此上,很多特殊的步驟變慢慢被刪減或替代。

首先是萎凋方式上,捨棄了青樓。

當然,過紅鍋的步驟也慢慢減免。

至於乾燥,多用烘焙而非煙焙。

工夫紅茶,你了解多少?

這樣制出的紅茶,口感更為柔和細膩,也去掉了不是誰都喜愛的松煙香。

從工藝普及和產品推廣的角度來看,工夫紅茶的確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現如今,我國紅茶界格局,仍是以工夫紅茶為主流。

至於小種紅茶,由於工藝複雜口感獨特,更像是愛茶人的私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茶葉的20種香氣,都遇到過就是高手了!
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終於分清楚了!

TAG:中國茶源地理 |